鸭和鹅都生活在水中,所以属于凉性的。
古医书记载鸭肉其“味甘,冷,无毒。补肉虚,消毒热,利水道及治小儿热惊痫。”后世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凉,有补益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利水、养胃生津的作用,以雄性肥大者为上。
鸭肉粥、鸭架汤等,清凉滋阴,对体质虚弱者、气血不足者,肺阴虚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等尤为适宜。同时鸭肉性凉,夏季老人进补,炖鸭肉是非常好的一道食品。(我家门口一邻居,她患肺癌七八年了,又患糖尿病、心脏病,夏天隔三差五用鸭肉炖罗卜汤,只听她说鸭肉性凉清补,原来是出自这里)
鹅肉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本草》记载,鹅有“发痼疾”的特性,即容易使人旧病发作。
《本草求真》言:“鹅肉发风发疮发毒,因其病多湿热,得此湿盛气寒外发热出者也。”
怪不得,家中老人说鹅肉是“发物”,患某种疾病时需忌食。
关于鸭肉和鹅肉的日常食用方法有很多,本书的作者为我们推荐了一道美味的食谱:糟鹅掌鴨信。
《宋氏养生部》说:“糟熟鹅、鸡同掌、跖、翅、肝、肺,同兽属。鹅全体剖四轩,糟封之,能留久,宜冬月。”鹅掌,能益气补虚、和胃消渴,鸭信即鸭舌,能滋阴健胃。
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将鹅掌及鸭舌煮熟,剔去骨头,然后放入锅中,用鸡汤煮,如果我们喜食烂软,煮的时间可以长一些,捞出后用香麻油、盐、黄酒等拌勻,浸渍五个小时即可。装盘时淋上少许香麻油,口味更加。
今天的这道菜可以学着做,应该不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