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本关于医生的书,有一段讲主角会给面前重病的病人最简单的处理然后接着处理下一个病人。主角说自己并不是冷血,而是希望自己能最大化利用资源救治最多的病人。现代医疗65%以上的资源都用于救治剩余生命不到8个月的病人,然后其他病情更简单的病人因为耽误治疗时间而长久留下遗憾。医生应该学会适当放下,不该希望自己每个病人都治到完美,这样也是一种自私,只考虑自己名声的表现。(《医生的精进》)
又看了一本书讲主角是做急救的,也是在贫困地区停止治疗面前脑部重伤的儿童转而去给社区做科普。儿童死在面前固然可怕,可医院死亡的儿童数量比起社区因为无知而造成死亡的儿童数量真的只算冰山一角。这本书主角也重复,自己科普可以救更多的人,因为来医院的只是少数,要看比例和整个区的人数。(《 Factfulness》)
我看了这两个事情,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全局最优(globally optimal )和局部最优(local optimal)【1】。这两位主角都是做到了全局最优,就算别人不理解。
昨天听朋友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代世界必然又要有战争。我的想法就是之前的战争都是争资源,现代世界商业是很发达的,大多数企业家最希望大家和平,然后可以卖出商品,就算政治有诉求,国家一般也会保持稳定的,因为这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我那个朋友继续说因为之前的世界都是一直有战争,所以未来必然有战争。我心里又冒出一个结论:过度拟合(overfitting)【1】。我们现在把历史发生过的事当做未来也会发生的事,我觉得是不对的。看了那么多历史资料,我觉得很多事还是巧合居多,怎么可以当做都是必然呢。
我本来觉得我这两个结论还挺清爽的,通过两个已有概念概括了其他人的想法。但我又回想起一件事,就是人们的思想总被会当时的科学技术所局限。比如蒸汽时代的人们会说:“压力好大”,“动力十足”(概念来自《Computational Thinking》)。而现在的我,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而觉得这些事都可以用一些深度学习的概念所总结,其实也是被局限住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冲破这些思想的限制了。也许我不该被数据左右,救更多的人不如救眼前的每一个人? 可我觉得这就是不对的呀。也许我该学学哲学,而不是发牢骚,这样不会有进步的。
【1】都是深度学习里面的概念。
写于2019年9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