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疫情影响禁足家中,迟迟不得复工,每日所做之事便是备课、直播、改作业,外加各种表格填写。如此这般的日子已过去一月有余,在此期间除课本资料外,未曾读过一本书。每每要写文章时,便觉词语匮乏,无法下笔。幸得今日翻看到《漱玉词全集》,信手翻看,倒是启发了我今日的速写。
从前,我只喜欢花木兰、穆桂英那样的女子,因而少年时曾萌生携笔从戎的志愿,奈何因身体素质不足而未能如愿。喜爱木兰、桂英,大抵也是因为她们的刚强与坚毅,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今读到李清照—中国古代第一才女,虽未驰骋沙场,但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亦令人折服。
曾经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亦曾试问海棠依旧,却道绿肥红瘦;亦曾帘卷西风,菊花残酒;亦曾藕花深处,惊飞鸥鹭;亦曾花丛醉卧,诗墨争香,莫负东篱菊蕊黄……除了年少时的欢乐,李清照的一生都与“愁”子相连,前期闺情离愁,后期家国之恨。她清澈透亮,如水一般,遇寒则固,遇暖则柔,她的所有词,没有一丝一毫被功名利禄所熏染的痕迹。纯洁如斯,如空谷幽兰,高山白雪,经历痛失爱侣、山河破碎后,仍不会屈从于世俗礼制的束缚。她的果断与决绝同样令人动容,得知张汝舟的真面目后,选择毫不犹豫地反击,哪怕玉石俱焚。宁愿忍受牢狱之灾,也不愿苟且偷生,与禽兽为伍。这种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的决绝,着实让我心生敬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寂寞地开了,又寂寞地凋落了。孑然一生,茫然四顾。有谁会摘一束花,插在我的鬓角间,对影成双。春风吹着芭蕉萧萧瑟瑟,缠绵寂寥的雨滴,敲打在芭蕉叶上,一声声脆响,敲在心间,转瞬即把伪装的坚强敲击得粉碎。纵有两行清泪,顺着毫无红晕的面颊流下,滴落在手心。念念不忘的是江山如画,看雨打芭蕉,听归鸿声断残云碧,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面对偏安一隅的繁华,易安并没有选择失去灵魂的麻木,她选择了忧国忧民的艰难旅程。眼见国破家亡,身为女子,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只能泼洒在一首首诗词中。而我们,却又千万条道路可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