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
文/何振国
春假前我的的一位文友打来电话,两年来他朝思暮想的宝马终于到手了。特提前半个月就预定了我的时间,亲自驾车来,要香车宝马请我去吃饭。他清早就从正定出发,两个半小时还没有到我家。他来信息说:堵车了!我回信息:堵车好!难得在大街上缓缓展示!他道:呵呵!信息来信息去,我尽力维修着朋友的快乐。结果快乐还是不幸夭折:宝马与一辆出租车擦了,崭新车门两道深痕!朋友在电话中大爆粗口。
一点不奇怪,物质带来的炫耀性快乐,它一定与物质同样速朽。就算我们成功庆贺了朋友拥有宝马,难保明天他不发现宝马缺点,转而觉得别的什么车更适合他。地球是圆的,物质世界也就是圆的,没有什么顶级奢华可以给你带来顶级尊享,当你穿上一流的华服,大街上已经开始流行有破洞的裤子。
《圣经》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只有饥饿才能够获得饱食的快乐。而一旦饱食终日,人就开始了吃什么都不香。由于物质飞快的新陈代谢,由于科技发达和时尚文化的魔幻,依附物质的快乐不仅短命,而且表浅。实质上你没有快乐,你只是被快乐了。
酒店处处都是饭局,大家杯觥交错,谈笑风生,可是宴罢归去,你已是冷脸一张。因你心里很清楚酒宴皆有目的,不是你在应酬他人就是他人在应酬你。可社会就是如此,为了某些需要,大家必须进行集体狂欢。所以实质上你没有快乐,你,只是装了快乐。
因此我要说: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追求快乐,应是天经地义。如何获得快乐,却误导满天飞,比如“保持童心”,怎么保持?我小的时候,能吃上一块面包光就很快乐,我现在还能吗?假如现在天天让我吃面包,不出三天就得倒胃口。
“知足常乐”也被大众奉为快乐宝典。但一个“知”字了得,那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高端智性要求,是《老子》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对大众认识来说,何谓足?有了温饱叫足,还是有了鱼肉叫足,还是鱼翅大餐叫足?是神龙富康足,还是奔驰宝马足?显然当今现实中,“知足常乐”已经没有实用性,常常是暴发户骄傲的自谦,失意者辛酸的揶揄,清贫者无奈的自嘲。
当然,说得精到的,常识就有,只是我们没有细看与细想。例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不仅仅是物质的;快乐,更是精神的。
真实的深度的快乐,必在精神。
当年我与友人骑自行车绕秀水公园狂奔,观看沿途风景,我们无比快乐!今天友人驾宝马了,我依旧喜欢骑自行车,我更快乐!我日常家中闲敷,一杯清茶远离各种饭局,我快乐!我也吃大餐,必定要与挚友,开怀畅饮陶然熏然,我快乐!
顺天施化,识物始终,自知性命,就会快乐。在不伤害他人的首要原则之下,依从自己个性,想咋的咋的,自个儿遂自个儿心愿,懂得不被快乐,懂得不装快乐,那就是快乐。你说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