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原创)
来自灵魂深处的啼哭
2019年3月18日9点20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女儿令仪来到了这个世界,到现在她已经快两个半月大了。
这是我第二次当爸爸,却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骨肉生命中的第一声啼哭。
七岁的儿子出生在12年12月25日清晨。当时前一天晚上我在单位值班,因为距离很远,丈母娘叫我不要急着赶回去,她告诉我医生说妻子会在早上八九点生。一整夜我睡在单位值班室的床上辗转反侧,心里充满了快要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
25号早上6点来钟我就早早地起床,骑着摩托车冒着严寒往医院赶。在我赶去医院的路上,妻子就顺利地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记得那天清晨下霜,等我赶到医院的时候整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可奇怪的是当我从丈母娘手上接过刚出生的小生命的时候,心里却感觉热乎乎的,身上的寒意一下子就不见了。
我看着因为疼痛而脸色苍白的妻子,抱着哇哇大哭的新生儿,一股男人的责任感突然油然而生。
没有在儿子出生时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让我很是遗憾,所以二胎快要临盆之前我就向单位请了假,一直在家陪护。
妻子是18号凌晨两点半左右肚子开始疼痛的。我们大概在凌晨3点钟左右赶到医院,然后就是焦急的等待。
虽然我一直陪在妻子的身边,可还是差点错过了女儿的出生。早上八点半我送儿子去幼儿园,在路上接到丈母娘的电话。她告诉我妻子在我走后疼得用头撞墙,刚进了产房。
等我赶回医院没多久,一声响亮的啼哭就从产房里穿出来。听到哭声的我突然感觉自己打了一个激灵,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一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瞬间弥漫了全身。
这声啼哭给我的感觉不是从这个世界传出来的,而是从另外一个世界穿过云层从天而降,然后在我的灵魂深处响起。
一个新生命离开了母亲温暖舒适的子宫,用力地挤过狭窄的通道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她用自己的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舍、痛苦、无助、孤单和恐惧。她要看到她的母亲才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她第一次体会到分离的痛苦。未来的日子,她要去学习、去工作、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在不断的分离中一步步成长。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我们为人父母的,付出的的,不过是在子女的成长过程当中提供必要的呵护和照顾;得到的,却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生命一步步长大带来的喜悦。我们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收获的却是生命的延续。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给我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在送考上大学的儿子上火车的时候,看着儿子转身的背影,她突然哭得稀里哗啦。
我当时听她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还笑话她矫情,现在才明白这不是矫情,而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真爱。哪怕再舍不得,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推向茫茫人海中,让他去挣扎、去成长。就像老鹰把小鹰赶出鹰巢,让小鹰独自去迎接外面广阔世界的风雨雷霆。
想到这些,我好像看见自己在女儿的婚礼上,眼角潮湿嘴角却荡漾欣慰的笑容,牵着女儿的手把她交给另外一个年轻男子。
看着那男子有些熟悉的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却突然颤抖起来——怎么长得和年轻的自己有些相像?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她会按照自己父亲的模样找未来的老公。想到自己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抽烟、喝酒、打麻将……我突然有些心虚起来。
好在一切还来得及,我会做一个好父亲,也会还你一个未来完美的丈夫,我的女儿!
2019.5.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