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阅读书籍收录
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作者: 漫思路长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23:35 被阅读289次

  逻辑,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逻辑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但可能我们并不真正理解这个词,也不一定有能力做到分析问题时有逻辑。

通常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对一个问题展开分析,我们一般会依靠自身原有的经验,却没有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弄清思维方式之后,才可以真正的思考,经过训练的思维才可能更加高效。《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帮助读者掌握思维方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这本书的作者是有书金牌领读人孟剑云。北京大学逻辑学研究生,长期以来从事思维方法的普及及推广事业。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循序渐进讲解,学习由浅入深。采用经典的案例分析,轻松的日常话题,有趣的故事来潜移默化的帮大家提高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1、概念分析。遇到问题的时候,把一个概念分析清楚很重要。

初步认识和理解概念,并学会基本的概念分析方法。概念的内涵解决事物是什么的问题,概念的外延解决有哪些的问题。

概念也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概念的内涵是可以被丰富的。可以塑造概念的内涵,用演绎的方法丰富概念的外延。要有历史的眼光才能准确地把握一个概念的真实含义。

2、思维转变。初步学习系统思维的方法。

怎样提升自己思维的价值,从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展开,实现思维的转变,从而转变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其实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免会忽略掉有用信息。

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都存在标准的选择问题。标准的建立对回答一个问题很重要。

用思维导图整理混乱的信息,帮助梳理的结构。但思维导图不能代替思想。

如何突破思维的瓶颈?要在思维层面突破才能冲出原有的束缚。依据什么样的原则,才能展开一次有价值的思考,并突破原有思维的桎梏。

影响我们思维突破的其实是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和理解,理解得越深,找到的症结就越准确,进而就更加容易寻求突破。深层的理解发生变化才会带来观念的转变。

我们的思维其实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发挥,面对一个问题时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而我们想要转变观念,就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批判和反思。批判和反思是深入一个问题的途径。

观念是我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基础,包括理解自己,这一点几乎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行为。观念的转变来自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而概念就是描述事物本质属性的,换句话说,我们要对概念有深层次的理解。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怎样才能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起来?这其实就是在问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

3、简单推理。通过简单的推理案例加深概念分析能力,初步掌握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和推理。

抽象思维的重要运转过程——归纳。归纳是思维多种运转方式中的一种。归纳是从个体到一般的过程。

抽象思维的另一重要运转过程——演绎。演绎是由一般到个体,由普遍到特殊。

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是已知判断,演绎出一个新判断就是结论。

多个判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推理。我们做出各种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内在的推理过程,但是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是从前提出发,按照规则,经过一系列的判断,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推理。推理过程中,概念的辨析至为重要。

整体思维类型的学习。

两种应用层面的思维类型:

抽象思维: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概念、判断、推理。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来完成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观察和直觉,它的形式有直觉、类比和意象。

两种运转层面的思维类型:

理性思维:理性思维的特征是客观、抽象、明确、分析。

感性思维:感性思维的特征是主观、直观、模糊、综合。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思维运转层面的,不直接表现在外,我们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表现来看感性多一些还是理性多一些,而深层的思维结构则是思维运转的根源所在。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四种深层结构的思维类型:

逻辑思维:最深刻的往往最朴实。逻辑思维是保证人的思维的一致性和关联性的思维结构。

辩证思维: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法。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相对辩证思维的用孤立的、僵化、片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日常思维:在接受感性和理性的众多结果的同时,人类很自然地调和看似不相容的各类思维形式的一种深层思维结构。我们每个人都还能维持正常生活的一种深层结构。

掌握日常思维需要包容、谦虚、开放、而不是计较、自大,封闭。兼容并包,充分融合。

4、复杂推理。通过较复杂的推理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看到这部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跟不上。这部分内容以后需要多花时间加强学习。我比较喜欢智猪博弈这个例子。

这本书的主要是讲思维方法的学习,通过学习和练习,最终的目的是要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完全书,再看看书本前面的孟氏思维导图,完成一次读书从厚到薄的过程。作者建议我们要反复思考引用的事例,希望我能一点点领悟,应用到实际中去。很高兴这时候遇到这本书,十分及时。

相关文章

  • 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逻辑,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逻辑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但可能我们并不真正理解这个词,也不一定有能力做到分析问题时有逻辑...

  • 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教学,即思维可视化教学,能够直观展示思维过程,引领学生应用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即是教师教...

  • 2018-08-16

    思维可视化教学,即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够直观展示思维过程,引领学生应用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即是教师教的工具...

  • 带你进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它是一种梳理思维过程,展现思维过程的制成图片形式的工具。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

  • 小学生百问百答:地球为啥要大写?

    学员的思维过程(一) 学员的思维过程(二) 学员的思维过程(三)

  • 图形化思维的魅力

    两种思维 弗洛伊德称:人有两种思维,初级思维过程和次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而初级思维过程的媒介...

  • 《唤醒你沉睡的创造力》

    如果单纯的进行临摹训练是很难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的,风格的形成必须具备审美要素的参与。 培养审美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欣...

  • 小差小画【三十六】

    绘画前就该形成思维过程的,也许这样才不会一通乱炖,中午想吃烧肉了~╮(╯_╰)╭

  • 心理学:为什么视频传播一定会超越文字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鳄鱼大脑 弗洛伊德称,人有两种思维,初级思维过程和次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而初级思维...

  • 思维与认知,价值与行为

    思维是我们面对事与物时大脑思考的逻辑习惯,长期的思考习惯产生思维;思维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即形成价值或者认知;随之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经训练的思维很难形成完整有效的思维过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r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