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剧古人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普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普国做了国君,大事封上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在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重耳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重耳后来大哭了一场,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活,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候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时寒,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了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