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通解:大道造化出万物,赋于它们不同的形态,然后使它们成长,化育,相济相杀和衰败。既生养又覆灭它们,从而使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是自然万物变化的过程。因为表达的原因把道设成了主语。然而道其实是人们心中勾画出的造化与规律的混合体,只是一种人为的理念。它自然不能占有,也不能自以为有功劳,更不能去主宰。也就是说万物是遵从规律自然而然地生存与灭亡的。
然而总结万物的规律,可用来人为地化育万物,譬如古时的尝百草,种五谷,畜养牲畜等。总结社会规律也可以更好地治理社会和应对人与事。自然中万物因形因势而变化,在社会中也是离不开对于形势的辨识和运用的,即区分物类,知时识势。
老子是希望人们遵从规律化育万物,治理社会。希望治理者效法自然,不强行占有,不自恃有功,不强行主宰。更希望治理者能有深厚之恩,无私之德。
网友评论
最下面一段变动了。
1~首先是人为理念。指出这一点很重要,人的理念还有很多。
2~化育之本为道用,化育之规律为道体。从天地宇宙的开始,到万事万物运行生息,包括人和人心,道皆化而育之。
3~合于道,体察万物运行规律,不以妄心(人道)忤逆之。
请纠正.
我已经尽量简单了,再简单就讲不清楚了。
规律指人对世间万物总结的理论,世间万物万事都有其规律,规律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化育万物之本源称为道用。化育的规律我们称为道体。人即道之一部分,人心,此处指无妄之心,即道心的一部分,一如部分与整。说人有道无道,就是指以无妄之心对待万物,体味万物规律,即得道。
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斥又相互统一的。我们亦是万物一部分,与万物即有区别又是相通的。有无,明暗,是非,成败,大小,长短,引力斥力,取舍,得失,生死等用阴阳统称,又称道用。那么使阴阳相生相斥又统一的元素就是道体。体与用本来就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