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无影
1、有个徒弟多好!
“这是我徒弟!”
——我多想也能有这么一个人,让我拍着他的肩膀,这么自豪地介绍。
不是普通的学生,不是交了或没交钱都是大爷的学生,不是呼之不见踪迹、唤之似未听着的学生。
我想收几个徒弟,我希望有人对我执礼甚恭,出则在前面早早地挑着门帘儿在一旁候着,入则急急地跑过去替我挪开椅子、侍立一旁。
收徒弟,肯定是不能简简单单地只是教他们一门课了。不论是教这一科还是教那一科,普普通通的上课,所能教的都只是技法而已。
若说到收徒弟,
那么,还要教些什么、还能教些什么?

2、孔子都教哪些方面?
说到师道,必提及孔子。那么,就来看看孔子给他的弟子们都教了些啥?
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卓越的,孔子提及有如下几人(后世所谓的孔门十哲):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也就是说,孔子具体教授的有这四方面的内容: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那么,孔子具体都教了些啥呢?且翻书去查。读孔子的传记,翻一些资料,查来查去,总算有点头绪了。
孔子重“礼”,孔子向老子请教,也是去问“礼”,孔子认为“学而优则仕”,他主张克己复礼,要以“礼”治天下。孔子所追求的“礼”,就是周礼。
3、孔子具体教什么?
那么,孔子具体都给他的学生们教了些啥?没有看到他的教学大纲,只传下来一部《论语》,看起来似乎他们的学习很轻松:舞雩坛旁,大杏树下,天天席地而坐、高谈阔论。
孔子具体都教的啥?——六艺。
哪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周朝的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
三曰五射,四曰五御,
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孔子既然要秉承周礼,让学生学的自然也就是周制所要求的六艺。

4、有教无类?
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之前只能是贵族享受的学习机会,向平民百姓开放了。所谓“有教无类”。
且慢,“有教无类”的话,如果什么样的学生都收的话,难道他的弟子不论什么资质的,个个都能当官?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不是个个都能成材,但尽力使个个明理而已。周朝时候的读书学习,那是贵族(所谓“君子”)才能享受到的。
《论语 · 述而》有载: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有悔焉。”
束修是什么?就是干肉,十条干肉。
孔子虽然打开了教育的大门,但学生还是得意思一点的。若论推广平民教育、若讲奉献精神,现在都普及义务教育了,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欲求奉献,公办学校的义务教育即是也:学费全免,书本费亦不多,自行负担者不过食宿费用、实验活动而已。条件还不差: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学生需要额外的辅导、需要所谓的“补习”?
5、因材施教
究其原因,这就涉及到孔子教学特点的“因材施教”了。因材施教没有做到位,一切努力皆是白费,浪费!
因为是普及教育,所以大家都齐步走,管你是高的矮的、还是胖的瘦的,只要进入此门中,都一样。
虽然学生的年纪都相差无几,但各人的天资秉赋、性格喜好确实都不相同。而一个班级中动辄四五十人,上面的教师确实做不到个个都顾及到。
平均下来,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满打满算,一个学生能分到的不过一分钟而已,这还没有扣除学生的练习时间、老师维持纪律的时间。
时间都不够,所谓的循序善诱、启发式教育又如何做到?想要“闻一而知十”,大部分也只能是希望而已。
学生人数众多、有效学习时间有限、各项指标考核繁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6、孔子因何赢得世人敬仰?
孔子,他为什么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敬仰?
思来想去,除了循序善诱之外,还应该有如下一些原因:

(1)教的都是有用之学:
要想“仕”,就必须懂“礼”,这是刚需。
(2)专业技术过硬:
《孔子世家》中记载,很多礼仪上的问题,只有孔子能回答上来。
(3)交游广,有门路:
孔子家族虽然衰败,但朝上追根,总算是文王之后,传承有序。所以他生儿子的时候尽管年方二十,国君还是送了鲤鱼当贺礼。
(4)自身也有资历:
虽然真正从政的时间很短,
但他有司寇的背景,有士大夫的身份。这收起学生来,是不是就很有号召力了?
(5)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春秋时期,虽然战乱纷纷,但也因此官学的典籍随之散佚民间不少,官学势弱,而民间私塾渐兴。
7、学孔子,赢得学生的心
孔子自称:“年十五始志于学。”纵观孔子生平,孔子所收的学生,也大多是接近成年、目的明确“致仕之士”。
那么,作为从事基础教育、
作为追求分数的公办教育的补充,
一名体制外的辅导老师,
你,又有哪些可以借鉴于孔子的?
你,能否获得学生足够的尊重?
研究孔子的一生,
问问自己,该如何赢得学生的心?
想起了一句话:功夫在诗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不仅仅传授技法,更要传授心法。
如同当父母一样,要做一名引领者,
而不仅仅是一名永远追赶在后面的服务员。
前路漫漫。
收徒之事可缓,
而自我精进之路不可一日荒废。
待尔著作等身,岂患无徒无孙?
寻章弄句小雕虫。
一切,还得用心来。
【无影原创。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