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家修身。
梁启超:《儒学六讲》

梁启超:《儒学六讲》

作者: 深耕项目管理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2:02 被阅读0次

我已意识到人除了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外,必须有其他的追求,说白了就是人的活法。梁漱溟先生曾说,人生大概分为三种:建功立业,这种活法,找不到门径;出世即出家当和尚,又非我所愿,好多东西还没经历过呢;第三种,即儒家,追求内圣外王,即注重建立自己的独特的信念系统,指导自身。与人相处,进而影响他人;要我说,还要加上第四种:啥也不想,被本能所驱成为身体的奴隶,此谓禽兽之道也。探讨活法,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思考破除假话,建立自己的信念系统。
由此,读了梁启超的《儒学六讲》,几千年儒家发展史,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功力深厚让人钦佩。下面分得/失两个方面分享这次阅读经历。

我曾说过读书是为了解惑。我的疑惑是了解一下儒家所倡导的人生追去是什么。但是这本书只有后半部分,才讲这个。前半部分作者于民国的时代背景下,阐述为什么要学儒,以及儒家的发展史。作者是旧的文化系统下成长起来的人,而我们这一代与他已经隔膜很深。而且,儒家里面空洞乏味的内容很多。由于在敬畏大师的观念之下,采用了从头阅读的方法,最终在看到我想了解的内容之前,已经消磨完了关于这本书的耐心。剩下的只能留待以后看了。
作者是尊儒的,新文化运动是反儒的。我期望这本书给出尊儒的强有力的支撑,以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反思。可是没有,但是先生著述颇丰,在其他作品中应该能看到。

本书分为几个部分:

  • 为什么研究儒学,这是在反儒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作出的回应。而且在我看来,说服力不强。
  • 儒家在各个朝代的发展史,代表人物,包括与道佛的融合。
  • 儒家讨论的重点问题:人性善恶;天命;心体关系。
  • 儒家最初的样子:孔子专题,生平,思想详细介绍。
    儒学,用现代的话来说即人生哲学,四个字:内圣外王。内圣即人格修养,外王即行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而且极度重视实践。人生面对的问题,内容是一样的,只是时代背景不同而已。了解儒家探索的过程,也是为了看看前人好的积累,糟粕要除去。立足点还是解决自身的问题。
    一个疑问:王阳明讲“致良知”+“知行合一”,大概意思是以第一个年头作为行动标准。那如果遇到前几年南京老太太,这样的类似事件怎么办呢?阳明的学说难道真是这个意思?
    中间有一段评论中西哲学的话,十分中肯,摘抄如下:
    希腊哲学爱智慧,出于好奇心,如何解释宇宙,如何说明万象,完全是一种高尚娱乐,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至于它实际上有益无益,在所不管。西洋哲学,大抵同实际发生关系很少,古代如此,近代亦复如此。中国的道墨,认为现实的事物都很粗俗,没有研究的价值。要离开社会,找一个超现实的地方,以为安身立命之所。虽比专求知识切近些,但离日常生活还是很远。唯有儒家,或为自己修养的应用,或为改良社会的应用,对于处世接物的方法,要在学理上求出一个根据来。
    读儒家感觉很矛盾,以为糟粕很多,但是时时有人提起,也许随着阅历增多,会找到好的相处之道吧。

相关文章

  • 梁启超:《儒学六讲》

    我已意识到人除了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外,必须有其他的追求,说白了就是人的活法。梁漱溟先生曾说,人生大概分为三种:建功立...

  • 杨慎讲儒学

    儒学 揭示理学和心学都存在的弊端 杨慎说:骛于高远,则有躐等凭虚之忧;专于考索,则有遗本溺心之患。故曰:“君子以尊...

  • 董仲舒与儒学

    孔子是儒家的开山鼻祖,儒学的创始人。在孔子之后,还有一位叫董仲舒的人也继续去推行儒学,并且将儒学讲于汉武帝,由此...

  • 访石 | (北宋)时敦、时道安——沛县儒学大门嵌壁东坡竹石刻跋

    (北宋)时敦、时道安——沛县儒学大门嵌壁东坡竹石刻跋 [明]李日华撰《 六研斋笔记》六研斋二笔卷三: 沛县儒学大门...

  • 名门望族——梁启超的家族

    祖父梁维清:有英雄情结、爱国情怀。 梁启超六岁前和祖父同睡一张床。 梁启超的祖父善用村里的历史古迹,对梁启超实施走...

  • 读《曾国藩家书》感悟(一)

    曾国藩一直是很多人推崇的一位儒学大家。主席曾言: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也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

  • 中国哲学史笔记(六)

    第二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 * 儒学的复兴 * 太极 * 诚 * 天理 * ...

  •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这个说法出自哪里?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是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圣人即儒家的圣人,该说法与儒学有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

  • 武汉国学 | 儒学的精神内核与道德体系

    儒学的精神内核与道德体系 《儒学》第二讲 近些年来,很多人批判中国人缺失信仰。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有信仰的。 ...

  • 科学、儒学与文明

    文/六尺巷里 科学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著文 |《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摘要其观点,儒学、科学、文明是相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启超:《儒学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gb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