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处分为:对象性心理,中介性心理,主体性心理。
所谓对象性心理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感知,把所观察的对象呈现在心里。把观察的事物当做对象。尤其是情绪,当我们认知了这个情绪,给它命了名的时候,它就落入法念处的范围。在没有给他命名的时候到命名之间去感知它,这是属于心念处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把我们的情绪当做对象去感知。
所谓中介性心理就是我们学的所有的名言性知识,我们了解的所有知识,我们去背一些概念,我们通过手机跟人家联系,我们都有媒介去了解这个世界。都是通过一个中介去跟这个世界对接,就是所谓的中介性心理。中介性心理没有回到自己的本身。
主体心理就不一样,主体心理属于自信,属于精神性的活动。自卑,自傲,自恋,信仰,所有发自内心的主体性的活动,坚韧的性格,发自内部的心的力量。
心念处包括笼统的心,心理活动感情的心,心理机能能够思维思考,思量能够加工信息的心,对自我有认知,自傲,自恋,自知的心。所有心理的活动都是我们心的呈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它当做笼统的心,并没有分得很清楚。
比如我们真的知道我们自己的欲望所在吗?真的知道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摄取信息的状况吗?我们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的习惯行为周而复始吗?我们有没有看到自己在重复旧有的行为模式。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说话方式以及我们的待人接物。我们是不是顺着自己的就有行为一直走下去。我们是否把学会很多知识和获得智慧混为一谈。我们是否以为,有的人知识越多,学历越高,就会拥有无敌的智慧。
反思一下自己的内心,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回到本体论去观察人自身的真善美。外在的东西可以用有形的金钱来衡量。而内在的东西却是一笔无形的财宝,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按照法师说的,我们突破了自己的局限,我们就会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宝,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是精神的贵族。
如何去修炼,如何去感知自己,人生注定是一场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