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哪怕3岁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哪怕女孩抢了男孩的东西,也会被教育:“你是男孩子,让女孩子一下”,甚至大家普遍认为,女孩子会金贵,娇气一点。虽然如此,但也不能苛待男孩。
01
前几天,微信群里几个家长又在讨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其中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说,我们家已经开始实施奖励制度了,想要玩具必须进行相应的劳动,虽然孩子百般不愿意,但是也无可奈何,接着又发出几个得意的表情。
而群里生了女孩的妈妈则表示,我们家女儿想要什么,只要能买得起的,我都会给他买,有时候走在路上,看到漂亮的玩具我也会忍不住买回家送给他。
或许男孩女孩一出生就注定了不同,男孩长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很多家长也会为了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就会要求孩子从小开始锻炼,这很正常,但是千万不要极端,毕竟男孩子也还小,还没有长大。
02
关于穷养和富养,我们家就有两个这样极端的例子。
小A和小B,说是叔侄,其实侄子比叔叔还大,只是辈分低。
两家条件差不多,但是教育方法上差别很大,尤其在金钱观念上。
小A是富养长大的孩子,家人会给他买很多零食和玩具,当他对某方面感兴趣时,家人也会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比如小A对车子感兴趣,他爸妈就会带他买一些关于汽车的书,带他去看车展,给他介绍更多关于车子的知识;还会带他去修车,让他了解车子的工作原理。
比如他对恐龙感兴趣,他爸妈会带他去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和恐龙展览,不厌其烦。
而小B则很少买玩具,多数都是小A不玩送给他的,甚至衣服也很多都是小A的。他爸妈在经济上对他很严苛,导致他从小到大特别在意钱,特别渴望挣钱,但同时又不舍得花钱。
很多时候会因为省一块钱车费,下了地铁直接走回家,这一走就是20分钟。
有时候走在路上特别渴,也会忍住不买水,回家喝。吃自助餐时,每次都扶着墙进,扶着墙出,生怕吃得少,不合算。
小B因为小时候长期不能被满足,长大了也缺少安全感。而唯一能被满足他的,就是银行卡上的数字。
穷养的孩子往往特别在乎钱,哪怕有钱,也不舍得花。
03
穷养和富养的孩子,和格局上有所不同。
被富养的孩子,往往不会被眼前所困,看的更加长远。而穷养的孩子,比较在乎眼前的得失。
小A因为不缺钱,认为体验、快乐比钱重要的多,他心中有一个更大的世界。找工作时,除了薪资水平的高低,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喜欢,公司是否有发展。
而小B从小没怎么享受过,觉得上了班,钱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毕业后,小B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几年以后工资涨到2万,一切进行的还很顺利,后来另一家公司来挖他,开出2万5的工资,他觉得好高呀,每年能多拿不少,虽然公司时不时的放出未来要上市的消息,虽然公司前景不错,但小B根本听不进去,毅然辞职了。
没想到,几年以后,原来的公司真的上市了,而原来的同事,身价早已翻番。
04
穷养和富养的孩子,和为人处事上也大不相同。
小B从小没被金钱滋养过,导致特别自卑,别人吃零食的时候只能看着,因为没钱买,别人穿了新鞋子,自己也只有羡慕的份。而青春期的自卑是会延续的,即使现在,小B依然自卑,也舍不得花钱,就算老婆多买几件衣服,买的贵了一些,他也会嘀咕,因为他不懂衣服为什么这么贵,一两百不就可以了吗?
而小A从却非常潇洒,不仅对老婆,父母还是朋友,都很热情大方,也深得大家喜欢。
小B的爸妈经常说,儿子成熟稳重,不像小A没心没肺,但爸妈不知道的是,小B真心羡慕小A,也想快乐一些,但发现真的做不到。
一旦被穷养,心里就会住着一个穷孩子,不管长大以后物质多么丰富,外表多么光鲜,但很难有发自内心的真正快乐。
05
我赞成富养,但不赞成无节制的一味满足。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家里有条件,都不要在金钱上故意克扣孩子,我建议在家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尽量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见识和多元的体验,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