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忘忧草憨憨泉
突破红灯思维是进步的一小步

突破红灯思维是进步的一小步

作者: 拾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12:19 被阅读24次

 《好好学习》是我当下阅读的一本提升逻辑思维的书。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地层思维与方法,期中有一个词语(习惯性防卫)吸引了我,使我朝思暮想、念念不忘、心之所系、思潮起伏、念念在兹。.什么是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引用书中的例子:

    春节回老家过年,酒席间一位年长我几岁的亲戚大哥和我聊到学习这个话题。这位大哥说:“我们家的人就是没有读书的基因。我当年读书就不行,我家儿子现在也不行,还是你们这种读书天赋的人厉害。”’我刚说到读书学习这种事跟天赋基因关系不是很大的时候,大哥放下举起的酒杯,立刻反驳道:“你看,那电视上《最强大脑》里面的人,看一遍就记住那么多,问人家天南地北的事情都知道,人家看一遍就全记在脑子里。我们这种人,看了电视剧过几天就忘了演的啥了。”

   我对这段话话一直印象深刻,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学习技能。 

   对话当中,对我们理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一个重要启示是:更高效的学习,来自己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两种人们大致认同的观点,一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如例子中作者的大哥认为自己天生不擅长读书,儿子也不擅长,而电视里《最强大脑》的人恰恰相反。他把自己的中和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所以,决定学习效能的因素,主要就是天赋了。而渐进理论则不同,他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拿作者与大哥的对话为例。即使作者告诉他大哥一个跟合理的理论假设,他此时’考虑的也不是作者的观点合理,而是他的尊严是否受到了挑战!如果他承认了作者提出的观点,那么就意味着,他(大哥)过去一直对外宣称的理由 “自己学习不好是基因问题”站不住脚了,这会让他(大哥)的处境更难堪。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他的大脑会开始说:警报,警报,准备战斗!

     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面临这样的挑战。在公司的会议上我曾留意过,观察过。当同事之间观点不同的时候,有些人还没听完对方的意见就急着反驳。说来说去,无非是证明自己当初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有道理的,而对方更合理的解决意见反而没怎么花时间讨论,有时候,大家争论了半天才发现,讨论的都不是一个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在讨论中觉得自己受到了威胁了,就赶紧反驳了。

     假设你和客户约定开会,第一天客户迟到了,第二天、 第三天客人又迟到了。 这时候的你就会想,这客户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你都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在心理学中称为“基因归因偏差”。别人出事儿,都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这个现象反过来也成立。比如,当别人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小子又走狗屎运了;而当我们自己取得成就的时候,我们肯定觉得,这可是我辛苦努力应得的结果!说我走狗屎运的,你们都是诽谤!

    生活中这些现象随处可见。只要稍留意。我们就能发现。比如今天下午工作的时候,我刚从厕所回来,就遭到了同事的无理的埋怨。我的芝士蛋糕烤黑了,烤炉响的时候你干嘛不叫我。当时我会中肯的回答他。“我在厕所不在烤炉旁,没听到炉响的声音,抱歉!”同事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习惯性防卫(红灯思维)。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发现它的错误。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在杯口的盖子啊,阻挡我们进步。其实有习惯性防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那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打破这种防卫,作者给出明确的答案,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 什么是绿灯思维?和绿灯思维相対的概念: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是消极处理、找理由反驳。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的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是,第一反应是:哇,这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多考虑新的观点和用途,理解新观点的用途和价值,进一步分析这观点的可能不足,想办法完善它。这样就 能加快我们的进步和认知。但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却不容易。绿灯思维还包含更基础的认识,书中作者划分两个行为“我”和“我的观点”。说起习惯性防卫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的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比如别人同我在开会讨论时说:“小麦你上一次的项目做得太烂了”此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我的项目做得是不是很烂,他说得对不对:反之我觉得他是在针对我,指责我。我就会回击:“胡说,你做的项目才烂!”我把别人对自己的观点/行为质疑理解为对我这个人的质疑。从而激发我的习惯性防卫。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对别人对我“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打破红灯思维,建立绿灯思维,减少习惯性防卫,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快速前行。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三篇

相关文章

  • 突破红灯思维是进步的一小步

    《好好学习》是我当下阅读的一本提升逻辑思维的书。第二章掌握临界知识的地层思维与方法,期中有一个词语(习惯性防卫)吸...

  • 焦点日记第550天 2022 12 18

    【焦点一小步】 焦点一小步实现人生目标。点滴的进步与收获,甚至突破是迈向目标的前提,积少成多,“资源”多半出现在被...

  • “绿灯思维”,发现世界大不相同

    绿灯就是放行,红灯就是阻止。 红灯思维是一种禁锢型思维,绿灯思维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具有红灯思维的人,不肯承认自己的...

  • 【0227读书清单】好好学习

    1.别让红灯思维阻碍自己进步的脚步 红灯思维会让我们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成为我们的阻碍,让我们的能力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 今天突破自我,进步一小步

    今天非常感谢我的学习顾问小鱼,在小鱼不断地在帮助和推动下,我尝试去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去跟高能量的钱老师还有...

  • 用绿灯思维看问题,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生活中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红灯思维,一种是绿灯思维,红灯思维是固守我们原本的思维不变,觉得别人一定是错的,绿...

  • 每日一划

    每天进步一小步,加油!

  • 思维导图快乐学习的法宝

    斯蒂芬·科维曾说过:“不改变行为,往往只能前进一小步。改变思维,才能真正有飞跃式的突破和提升。” 快乐...

  • 绿灯思维学习法

    1.什么是绿灯思维? 与绿灯思维对应的是红灯思维,首先看一下红灯思维。 小时候,当老师说这孩子还是很有潜力的,只要...

  •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心态

    1.绿灯思维 什么是绿灯思维?让我们先看看和绿灯思维相对的概念: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

网友评论

  • 切糕大大:【齐悦梦想社群值班点评】
    文章通过引用原著例子和结合现实诠释了“什么叫做习惯性防卫”,我这个大老粗都能看懂,说明作者已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读你这篇文章,使我想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文章提到的几个观点与其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①习惯性防卫≈思维定式,
    ②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把问题归咎于外人或外部因素,而很少人会进行自我反省!
    ③我≠我的观点/行为,我≠我的习惯。
    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两码事,对于别人的评论和看法要区分是针对人还是针对人的观点/行为,不要一开始就严阵以待,习惯性防卫。

    “如果他承认了作者提出的观点,那么就意味着,他(大哥)过去一直对外宣称的理由 “自己学习不好是基因问题”站不住脚了,这会让他(大哥)的处境更难堪。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他的大脑会开始说:警报,警报,准备战斗!”
    这段描写非常形象生动!

    最后,我想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看法,我认为“突破红灯思维是进步的一大步”,因为改变旧的思维定式说得容易做来难!
    拾小麦:@切糕大大 谢谢专业性的点评😀
  • 俞文:道出了当下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常态,告诉大家如何去规避这种问题,很棒
    拾小麦:@俞文 谢谢

本文标题:突破红灯思维是进步的一小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jt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