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有五个孩子,妈妈是老大,身下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说孩子多的家庭,老大最懂事也是最受罪的一个,妈妈就是这样。
想当年姥姥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她的几个哥哥都是开铺子的。听妈妈说姥姥嫁给姥爷的时候,嫁妆可多了,我小时候看见姥姥家的柜顶上摆着很多的青花瓷之类的瓶瓶罐罐,尤其有一对大高桶,里面插着鸡毛掸,现在想起来那些都是古董了吧。可惜姥姥家老房子动迁后,这些东西就不见了,不知是卖了废品,还是当着破烂丢弃,反正是没影了。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姥爷是医院的会计。姥爷个子不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粗矮胖,但是姥爷的算盘打得是呱呱叫,整个一个县医院的账目就靠姥爷一个人掌控。但是姥爷有几个癖好,一个是打麻将,另一个就是喝酒。听妈妈说姥爷那个时候经常打麻将赌钱,当然不是大赌,不过这当家的爷们好上这口,一家老小想正常的日子可就难了。姥姥气得不行,经常去搅局,姥爷也是个“怕妻懦夫”,听说有一次怕被逮个正着,竟钻到桌子底下了。
这样一大家子,就靠姥爷一个人赚钱养家,日子也过得像块旧抹布,皱皱巴巴。姥姥本身不擅长做家务,或许是因为过去的富家大小姐的作派余温,就算做家务手头也不麻利。都说懒妈能培养出能干的孩子,妈妈和姥姥就不一样了,干什么都风风火火,干净利落。
妈妈从小就会做饭,一大家子八个人(还有个奶奶),姥姥不上岗的时候,就由妈妈掌勺伺候。
妈妈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那个时候女孩子有个初中毕业文凭也算是相当不错的学历了。妈妈读书很不错,但是为了能早日帮衬家里,初中毕业没有考高中,就去教小学了。过去教师地位是很低下的,妈妈干了一年就不干了,她的口头禅是,“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我觉得这句话不是她的发明,而是反映出旧时代社会对教师地位的评价,这种认知应该持续了很久,以致当初妈妈知道我报师范的时候,相当地反对。
妈妈辞职后,决定第二年再继续考学。作为社会青年,妈妈第二年考入了大连电力学校,学制三年。可是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在读三年级的时候,姥姥得了重病,肺结核当时感觉就是当今的癌症,姥姥卧床、吐血,似乎很快就没命了。家里最小的孩子(小姨)仅仅3岁,三姨6岁,二姨9岁,大舅13岁,这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就在毕业前夕退了学,尽管学校保留学籍一年,但是第二年妈妈依然没能复学。
老年的时候,每每谈起这些,妈妈总会伤感地说,如果她正常毕业,她现在一准是高级工程师了,哪怕当老师,老了退休金也不少。
后来,姥姥竟奇迹般地好了,但是妈妈却永远失去了她的学业,也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也从此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