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原文如此,“魔”不是错别字)。第一眼真以为写错了,查证以后原来另有深意;如果好事中多了魔鬼,好事也就变得美中不足了。这里的“魔鬼”指不好的事情,把红楼里的坏人比喻成魔鬼。有时候,好事真的是乐极生悲哦。
我们经常看到的“好事多磨”是指好事要经历很多的磨难,而“好事多魔”是说在这其中还有很多的妖魔鬼怪从中作梗,实际上是说灾难的事情。有一点让人要居安思危的感觉。
一道一僧以此八字劝退石头入红尘的想法,但“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这里用了再四而不是再三,可见其决心。 石头,便是贾宝玉的象征,也含有作者曹雪芹的影子。 作者把那块石头称为“顽石”,也大有深意。顽石的特点是棱角分明,执拗死硬,毫不通融。人如果具备这种品格,就必然同那个庸俗卑劣的上层社会处处榫头对不上卯眼。他不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社会就必然要排斥他,不容他。 我觉得这里也可与“都云作者痴”呼应,石头对红尘痴迷,可谓一种执着。我们可以从正面理解,痴的意思就是执着,一个是艺术的执着,一个是爱情的执着,情的执着。都云作者痴,既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痴,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痴。
“满纸荒唐言”,为什么说它是“荒唐言”?作者选择了小说这样一个形式,而小说本身有几分荒唐。小说最早见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就是说小说是些浅薄琐屑的言论。这是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这样的话,作者选择写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荒唐选择。但是作者却依然写了这部小说,这句也更凸显作者的“痴”!印证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像顽石一样的固执!不顾世俗的眼光,哪怕被别人说做荒唐却依然坚持。
回想一下,成功的艺术家好像都有这么一股执拗,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缺乏的一种东西,所以现在很少再出现这种经典之作,不单是小说,电影音乐亦是如此。我自己也是缺少了这种痴狂,若是有,也许我也写小说去了也不一定哈哈。
看了小说又看了别人一些观点,我觉得第一回中这几个点和句子印象比较深刻,结合自己的感悟采取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写了一些感悟。至此,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要寻找那一股痴狂,摒弃世俗的眼光,勇敢做自己,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时候看着美好的事物不一定像想象的那么美好,有时候痴狂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