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灵的焦灼》书评

《心灵的焦灼》书评

作者: 织诗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8:06 被阅读0次

看这本书,是由人推荐,“比PUA更可怕的,是救世主的爱情。”推荐语上如此写着。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它使我如同书中的男主人公一样,被牵制着,沉重得呼吸不过气来。

霍夫米勒,无疑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他在最后一刻还想着要拯救艾蒂丝,即使他已被艾蒂丝疯狂的爱恋困扰着,一面挣脱一面又给予希望,同情心的矛盾,在霍夫米勒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艾蒂丝,一个残疾女孩,身体上的打击使她无法正视别人的目光,“我不需要你的同情!”这是艾蒂丝心中害怕被嫌弃的表现,可上天却又赋予了她强烈近乎神经质的情感,霍夫米勒对她温柔,她把这看作是爱意,并因此萌发。这应该是正常人的表现,可她偏偏又害怕失去,害怕被遗弃——最终她先遗弃了自己。她想要的,不是霍夫米勒,而是他身上无止境的给予。

柯斯法瓦克,一位历经风霜的可怜老人,他年轻曾欺骗他人,因此由一位犹太人变成了一位“贵族”。他也因同情心娶了一位单纯的女子,并拥有了艾蒂丝。我一直对柯斯法瓦克挑不出过错(如果不算他年轻的行径),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女儿,他不惜反复地恳求霍夫米勒,只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好过。正如书中霍夫米勒所说“我同情这老人家比可怜的姑娘还多”,风烛残年,女儿是他唯一的希望。

康铎,是艾蒂丝的医师,艾蒂丝的家人尊重他,因为只有他还能忍受治疗艾蒂丝的病,作为一名医生,他是尽责的,他从来没有放过任何一名病人,即使他知道艾蒂丝的希望渺茫,却依旧没有扔下残疾女孩和她可怜的老父亲。同样,康铎医生在书中和同情心泛滥的霍夫米勒形成对比,霍夫米勒的同情,更像是一种危险的宠溺,而康铎的同情,是恰到好处的,他娶了一位盲人做妻子,却并未让她感到恐惧,感到空虚。

这无疑是一个悲剧,悲剧得明显,使我过早就猜出故事的结局,但书中的描写弥补了这点不足,今年目前看过的作品中,《心灵的焦灼》描写是最具感染力的。

此外在后记还了解到了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茨威格的一些生平,一定是经过了某种事情,写出来的文字才令人称赞。

相关文章

  • 《心灵的焦灼》书评

    看这本书,是由人推荐,“比PUA更可怕的,是救世主的爱情。”推荐语上如此写着。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它使我...

  • 心灵的焦灼

    这是一个平凡的城市,远离海洋,镶嵌在平缓的丘陵中,夏天的烈日可以将柏油路面烤成软啪啪的橡皮泥,冬天,寒风和厚厚云层...

  • 心灵的焦灼

    茨威格的作品总是能直击人心深处不可见的角落。 虚伪的同情比冷漠的拒绝更具有杀伤力。 下肢瘫痪的富家千金爱上了一个年...

  • 《心灵的焦灼》01

    强烈的幸福感也像一切使人陶醉的东西那样同时含有麻醉的作用。拼命享受眼前的一切每每会让人忘记过去的种种。 康多尔讲述...

  • 茨威格 《心灵的焦灼》

    引 咳咳咳,深夜了,那我就随便说说看完《心灵的焦灼》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吧。我感觉这句话与其说是主人公的话,不如说是作...

  • 读心灵的焦灼

    霍夫米勒,毫无不良记录的青年军官,十五年公式化的军旅生涯打造出的心灵,一个被团队荣誉、世俗观念、突如其来的爱情,没...

  • 心灵的焦灼-茨威格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 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

  • 读<心灵的焦灼>有感

    知道《心灵的焦灼》这本书,是在国漫《我是江小白》第一季中女主僮离在年少时喜欢的一本书。前几天,我收到了微信读书关于...

  • 读茨威格《焦灼的心灵》

    【文字家园】 《焦灼的心灵》是茨威格生前唯一发表的长篇小说,写于1938年茨威格流亡期间。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感觉...

  • 读茨威格《心灵的焦灼》

    前几天开始阅读茨威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在外国文学的课上,虽然故事情节被简单地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的焦灼》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r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