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中大多数人都会哼哼几句样板戏中的唱段。“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狱警传,似狼嚎,我迈步出监。”“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瞧瞧,哪一个不是耳熟能详的段子?
楚笑他们西山煤矿当然不能在普及样板戏问题上落后别人。但在楚笑的记忆里,西山煤矿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没有演出过完全版样板戏,而倒是他所在的小学六年级班级演出了京剧《红灯记》全剧。
县评剧团也给产业工人送来了京剧《沙家浜》,就连矿山附近的农村,《人民日报》发表的调查报告《从三个大队教育革命的实践看贫下中农怎样管理学校》中大队之一的松树沟大队也送来了《红灯记》慰问工人老大哥。群众性普及革命京剧样板戏并不是文化娱乐的,它是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重要武器,是击倒、打垮那些文艺黑线上鼻祖并以此占领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而江青同志更是以此成为了中国的无产阶级文艺旗手的。
那时的人在文革中都渴望成为了革命造反者,永远无限忠于领袖,做领袖终一不二的信徒,因此他们学唱京剧样板戏时倾注了极大革命热情。但京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唱得好,因此在普及样板戏时必然有优劣之分。楚笑认为他在西山煤矿看过的三场样板戏,县评剧团是上乘的,次之是他们小学生的演出,最后是生产大队的演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