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3亿个水壶的话,你还可以是使用风筝渡河。
风筝在渡河史上,其实还真占有一席之地。
当年,工程师想在尼亚加拉瀑布下游的峡谷上修一座悬索桥,这首先要把一根满足从悬崖的一头递到另一头。
为了想出把缆索递过河的点子,他们头脑风暴了一番。大家考虑过驾驶一艘渡船拖着缆索过去,但是水流太急,船没有办法在渡河的时候不被冲到下游去。峡谷太宽了,箭射不过去,他们也考虑过用大炮和火箭,但后来都否决了。最后,他们决定举办一场放风筝比赛,谁能把风筝从峡谷的一头放飞到另一头,谁就能获得10美元奖金。
经过几天的努力, 15岁的霍曼·瓦尔什成功地跨越了峡谷。他的风筝从加拿大那一侧出发,设法挂在了美国那一侧的一棵树上,最后赢得了奖金。桥梁工程师们用风筝线,把一条更粗的线拉过了峡谷。经过几次往复,一根2厘米粗的缆索,最终将两个国家连在了一起。然后他们在峡谷上拉了更多的缆索,造了两座钟楼,最终建成一座悬索桥。
当然,如果你打算走霍曼·瓦尔什的路子,可以不要中间商,直接把你自己挂在风筝上飞过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人们曾经短暂的探索过载人风筝,不过,飞机的问世抢了它的风头。
当然,不是每一次载人风筝飞行的结局,都是因风向变化而悲催的摔下去。有时候,它们摔下去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1912年,波士顿的风筝制造商萨缪尔·珀金斯正在洛杉矶测试载人风筝。当他在60米高的空中翱翔时,一架路过的双翼飞机,切断了风筝线。神奇的是,飘舞着坠落的风筝发挥了降落伞的作用,珀金斯幸运地生还,只受了轻伤。
你也能用气球来代替风筝。气球和风筝出奇地相似,可以说,拴在线上的气球,就是风筝沿斜对角线呈现出的镜像。因为重力,线上的风筝“想要”贴着地面躺平,是吹过的风对风筝施加了向上的力。它最终的倾斜角度,是两个力妥协的结果。
与风筝相反,气球“想要”直着往上走,而风则把它往侧面拉。最终的角度也是这两个力相互妥协而形成的。但是随着风越来越大,风筝会越来越靠近垂直方向,气球则会靠近水平方向。
一旦飞过了河,面临的挑战就是从风筝上下来,但这很简单。这一次,重力总算站在了你这一边。只需要让那些把你挂在空中的东西,不管是风筝、气球,还是别的什么玩意儿飞得不那么好,剩下的事情交给重力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