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想到了一部很搞笑的正经电影:《决战之后》。今天我就聊聊它。
话说1949年解放之后,罗瑞卿按毛主席的指示,把一部分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集中到了一起进行改造。一开始,战俘的改造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犯管理所内引起不小轰动,不少犯人窃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内心蠢蠢欲动。也有战犯对形势做出了相反的判断,被俘前做过装备部主任的杨伯涛对美械装备很了解,积极进言,想帮志愿军,此举得到杜聿明的支持。管理人员抓住战犯上进心理,从生活上、思想上真正关心他们,个别人交待了以前隐瞒的历史材料。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最终感化了战犯们抵触的心灵,认识到打内战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但是你在观影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笑出声来。比如:煤山大捷、功德林会战、淮海战役之碾庄会战复盘、包场游玩颐和园不带溥仪去。
小煤山大捷:因国民党64军军长刘振湘故意扔掉日本人的网球而爆发,国军集结了四倍于敌的兵力与三位日军展开激战。其中一半兵力做为总预备队观敌掠阵,另一半兵力与日本部队决战于小煤山之巅!最终,以国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荣获禁闭一月之奖励。

功德林会战:军统操刀,军团副司令拦截,国府起码投入四个大兵团,八位将军,终于成功地捉住了这头猪,史称功德林会战。此乃国府在大陆的唯一一次大规模会战的胜利。“老子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去抓,3天也抓不完啊。”王耀武也在功德林呐~
“一组先死(洗),一组死完了二组再死。”
本片根据长篇小说《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作者黄济人系原国民党将领后裔,被杜聿明、黄维、沈醉等视为子侄,因而得天独厚地进入了这个特殊题材的写作。他毫不掩饰对这群国民党将军在学识、才能和某些品格上的赞赏,又冷静客观地评说了他们的是非功过,犀利深刻地剖析了他们失败的必然,从而完整展示了这批留在大陆的原国民党将领真实的面貌和心声,以及那一个不应该被忽视和遗忘的历史侧面。
有空可以看看。哦,对了。里面还有年轻时候的葛大爷。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