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在想我究竟在矛盾什么呢?我太喜欢那些无所畏惧的时刻了,我喜欢那样的潇洒和肆无忌惮的大笑和垃圾乱丢的乱糟糟的生活了,那才是把自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的生活啊。
最近遭遇了太多不幸,但也许这总是生活的必经,电脑显卡坏掉,和家里矛盾重重,没有生活费,没有经济来源,和男朋友出门总是让他破费,心里愧疚,甚至各种成年人的事情堆积起来,让人内心感到苍茫,好像每天都有事情在做,去聚餐去酒吧去享受二人世界,我活在甜蜜的爱情里,好像早已经忘记自己是谁,这算不算是虚幻呢?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还有许多科的作业没有做,还有电脑需要去修好,学校停水停电两天,我怀着迷茫的心情告诉自己要开始新生活,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
期间还想要有些时间去看《奇葩说》,这些辩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却要相聚在这里,在极大的压力下面准备辩题,当他们聊到他们的人生的时候,我突然释怀了,谁的生活一帆风顺呢?谁不是一边劳累一边痛苦迷茫一边体味和感叹人生呢?
我突然想起来刘思曾经跟我抱怨——明明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却还是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
冬天,嘴角开口烂掉了,因为没钱吃饭,饿了就在寝室啃面包,喝凉水。最近我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痛苦,但是当我早晨六点听见室友的闹钟,她们不得不去兼职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人生原本就是这样不易,我们必须很努力的生活,才能勉强让生活看上去容易一些,而那些苦难我们只能说给自己听。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没有资格说苦,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没有资格要求父母什么,我们快要变成一个单打独斗的人,去面对以后的人生。
下午没水没电,也好,因为我已经忘记我有多久没有安安静静地思考生活了,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时间自然就不受一个人支配了,那是两个生命的相遇与融合,而我也已经不敢体味和思考生命,我好像本能地在选择逃避,逃避那些不安全感逃避那些不确定性,我不敢一个人面对生活,所以选择两个人醉生梦死地逃避,我说那是体味人生百态,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不想努力找借口,我说我想过没有约束不一样的人生,其实是在为我不思进取做掩护。
我怀揣着想要得到轻松自由的生命的梦想,但却没有那样的毅力和勇气,我走在这条路上却没有一往无前的信心。我以为生活是一堆枯燥乏味的代码,可以追根溯源地跟着走,可生活却是那无数条的蜿蜒小路,任君选择,不管怀着怎样的心情选择怎样的道路,我们都会怀着些许的悔恨,因为生命短暂,时间宝贵,我再也无法轻易地说过去的经历都是财富,那些浪费的时间总有其意义,其实不是,其实是现在的自己才最有意义。
生而脆弱,还须坚强
有一次在看知乎“你愿意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天堂还是充满真相的地狱。”
当时总觉得真实很宝贵,要敢于面对生活的真相,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充满谎言的呢?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我们告诉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下一次会更好的,当我们失恋的时候,我们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下一个会更好。
也许这一一个脑洞题,但它在生活里真实存在,又格外引人深思。
有太多的人活在充满谎言的天堂,她们觉得世界充满阳光,他们活在虚幻的美好当中,他们以为这就是快乐了。
但那些直面生活的残酷的人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看似消极,但却是残酷人生当中明晰真相的人啊。
这个问题就好似《奇葩说》里“有一杯愚人水要不要喝?”而我们总需要有人甘愿去做那个承担痛苦,活在地狱当中的人,这样活痛苦,但这样活也痛快。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真正活着的人是活在真实的残酷当中的,只有尝过那种剜心的痛苦,才能体味那种如入云霄般的快乐吧,否则快乐,即是虚妄,那将一文不值。但这是不是虚伪的谎言呢?可怕的不是我们选择去欺骗别人,而是我们不得不欺骗自己,我们不得不用活在谎言里的方式去活在天堂,这又是多么残酷的真相啊。
一天夜晚,凌晨很黑很冷,我一个人在看《29+1》彭秀慧的主导的电影,里面的两个女孩,多么像是我们每个女孩的两面啊。
女主角林若君,貌似什么都有,有身材与美貌、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处于上升期的事业、有相恋多年的男友、有聒噪可爱的中女闺蜜。可仔细想想,父母啰嗦絮叨、工作营营役役、男友貌合神离、闺蜜日益疏远。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像刹那间一脚踩空了楼梯,父亲过世、辞去工作、与男友分手,忽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女主角黄天乐就逊色多了,也许是心太广、所以体很胖、父母过世多年、事业十年无成、身边只有七岁就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张汉明、两只龟和一堆黑胶唱片。可她总是这么快乐,哪怕有癌症三期,也比林若君快乐太多太多。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脆弱,是那么需要别人的爱和关怀。学会拒绝比学会付出更难。很多时候,做与不做什么,其实都是错的,如果在错误的时间。
而你其实忘了,你早就拥有独自另自己开心的能力。
我不接受那个“豁然开朗”的结局。内心无法坦然接受自我的人怎么可能“开朗”?而我唯一看出来的解法,或许是放掉身边一切纷繁复杂,从零开始学会跟自己相处吧。
三十而立的“立”,说的不是性格独立不依靠别人,不是建立社会属性(事业、婚姻..)标签的堡垒、不是站经济基础上的独立,而是成为一个不需依赖工作物质伴侣社交来证明/逃避与自己独处时的不知所措、清晰坦诚而完整的自己。
不管三十前后,幸运银幕内外的我们都懂了,而多少人终生也不懂或者害怕成为自己。
承认吧,这不再是三十岁的烦恼,而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也许我是豁达的,也许我可以像黄天乐一样在有限的生活,和有限的条件里找到快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