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樊登讲论语》的第二天,在这本书在各个方面都给人一种正解,虽然我们好些用不到,还达不到这种境界,最起码还做不到这几点:“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这本书中,学习是人生第一大事,真正的好学是,一个人,无论境界高低,都可以追求好学,好学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如果我们不学习,连个好人都做不好,因为不知道好人是什么标准。
在学习上我们也存在一个误区,好学是遇到问题爱思考,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看着别人报班也跟着报班,去凑热闹。
在学习上一定要把刨根问底的精神,通过思考弄明白事情的本质,掌握事情发展到底层逻辑。
有一句话我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筑室道谋,三年不成”,我家这次装修和翻修,建筑是一种大事情,是百年大计,在这种事情上,真的很劳神费力,互相质量好有怕被坑了,毕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谁也不愿意把钱打水漂,弄成豆腐渣工程。
不过这种事情一经过多人商量,就会出现混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主意的人多了就会让人在判断上失误,很难拿定主意。
没有学习的坏处,通过学习我们就会知道这些事别人是如何处理的,我们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但是拿主意还是要自己决定,会省很多时间和财力。
我们在学《论语》,它从各个方面为我们为人处事方面提供准确的答案。
这些答案都是孔子通过思考和实践得出来。为什么他能达到这种境界?
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子,他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对《诗经》研读的非常深刻。
在《孔子家语》介绍了孔子学琴于师襄子,本来他已经学会了,可以毕业不练了,但孔子并没直停留在会上,他还要和这个作曲人做这首曲子的感受和情感合为一体,才算真正学会掌握这首曲子的精髓。
在学习上,我们阅读一本书,不但要读懂这本书,更要读懂作者写这本书时的背景和初心,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读懂这本书。
还有最后一点,在孝敬父母上,我们不但要赡养老人更要让老人感受到亲人的温暖,一定要不要色难,还有就是父母渐渐老去,不要为她们悲伤,而是要祝福欣慰,为她们感到自豪,为她们又战胜一天而祝福。
今年通过学习对一些知识,自己都是在直接引用,真是“述而不作。”,有些知识非常经典准确,用自己的话去概括还不如引用。
知识是拿来用和学习的,这本书的知识点太多了,就学到这里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