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善战者不怒”?

作者: 橡木桶存酒 | 来源:发表于2024-10-02 09:08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 “善战者不怒”?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68章,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不因为愤怒

战是指打斗,争夺和对抗。怒是指愤怒和仇恨。战斗和战争应该是为捍卫价值观,地位和利益,而非为了报仇雪恨。应该注重客观原因而非主观情绪。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是斗争的最烈方式,是对抗的最凶手段。战争的目的是利益,而非宣泄情绪和报仇雪恨。为利益而战是无为,为情绪而战是纵欲。古代社会是丛林文化,弱肉强食,恃强凌弱和征服霸占,所以,战争是帝王开疆拓土,做大做强和称王称霸的主要形式,也是树碑立传,建功立业和名垂青史的主要手段。目标都是现实利益和历史地位,而非愤怒,仇恨和厌恶。现代社会是文明时代,相互尊重是原则,维持和平是观念;所以,科技进步,经济发达和社会繁荣才是领导者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全社会和全人类最大的利益。而宣扬仇恨,制造愤怒和夸大厌恶都会妨碍相互的沟通,破坏彼此的合作和损害各方的利益。

任何战争都会伴随着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都是祸害和灾难。当今时代,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如果是为了现实利益,只能被看成野蛮;如果是为了报仇雪恨,则会被当成愚蠢。当代历史的事实证明了,所有的野蛮和愚蠢的思维和行为都会导致自己的失败,没落和耻辱。

打斗不应因为生气,而是因为得失;对抗不应根据愤怒,而是根据利害;行为不应依靠仇恨,而是依靠实力。否则都是低劣思维,庸俗观念和愚蠢想法。生气,愤怒和仇恨都是主观的情绪,都会随着客观的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不应该当作行为和活动的原因和依据;而需要通过修行,修炼和修为,进行克制,化解和放下。优秀的文化通常都会倡导包容,忍耐和宽恕;而低劣的文化则会鼓吹,强调和宣扬生气,愤怒和仇恨。在文明时代,协作与配合是主题的思想观念,主流的行为模式和主要的进步方法了,而争斗和对抗已经成为次要的,低级的和拙劣的观念和行为了;如果因为和凭借生气,愤怒和仇恨而主动发起战斗和战争则是愚蠢,腐朽和荒谬的思想和行为了。

相关文章

  • 善战者不怒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作道德经,成就道学,把世上万物与理念皆分作阴阳,放在一起,耐着性子揉和。孔老夫子,单单看中了老子...

  • 善战者不怒

    丈母娘搬家了。 新住宅,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于是,我联系了一家太阳能经销商。 老板姓李,他主要销售一款本地厂家的...

  • 善战者不怒,善怒者不富

    明朝时,苏州有个姓尤的大富商,人称“尤翁”。尤翁开了一家大典当铺,某年年终的一个傍晚,一个穷街坊空着手闯进了典当铺...

  • 一眼看穿人性

    人狠话不多, 话多人不狠。 善战者不怒, 善怒者不战。 善胜敌者弗与, 善与者不胜。 善悲者不泣, 善泣者不悲。 ...

  • 《道德经》兵篇第七章(原第六十八章)

    第三十四章 不怒而威 不争而胜 (原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 道德经 所感

    善战者不怒 不争之德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自我提升的三大境界

    《道德经》有言: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争,善思者不语。 苦不言,怒不争,心不乱,是一种智慧。 丰富的安静,是人生至...

  • 我翻译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1)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译文: 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

  • 学习笔记丨善战者,不生气

    《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善战者不怒。" 释义:会打仗的人,是不会总是怒气冲天的。 善战者对于收拾自己的对手极有把...

  •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原文] 善为士者(1),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2);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善战者不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ns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