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八月十四,周三,晴,15至23度
读完以赛亚·伯林著《卡尔·马克思》。未读这本传记前,马克思在我头脑中只是一个抽象的主义。我也知道这主义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创造的,但这个主义的名词是如此地熟悉、伟大,而让人忽略创造它的人,或者说失去了解他的兴趣,正如上帝不可解析。
而当我读完这本传记,我发现马克思与我个性上有相似之处,不合群,难容人。他一生似乎只有恩格斯一位挚友,他与恩格斯的友谊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恩格斯对他的崇拜和遵从。我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友谊的双方往往是主人和仆人的不平等关系才能维持长久。马克思与同时期的强人,巴枯宁、蒲鲁东、拉萨尔、赫尔岑,关系皆不甚融洽,甚至还发展成对敌。他们对马克思的评价也不高,说他“心怀恶意、自命不凡、喜欢吵架,与他祖先之神耶和华(马克思是犹太人)一样心胸狭隘和独裁专制,怀有病态般的报复心。没有什么谎言,也没有什么诽谤,是他所不能用来对付那些引起他妒忌或憎恨的人的。”
马克思的写作缓慢艰难,言辞生硬、晦涩难懂。他显然不具备演说家的才能,所以他对巴枯宁、蒲鲁东这些没有思想原创力,徒有创造吸引人词句的表演能力,极为鄙视,说他们本质上是不负责任、轻薄、虚伪的。而马恩的组合,恰恰弥补了马克思这方面的不足。恩格斯具有将马克思的思想通俗化的能力,能将马克思常见的迂回复杂的风格,用更加吸引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他还给予马克思最最实在的,在马克思生活陷入困境时提供经济上的援助。
马克思一生都很穷困。尤其在流亡英国的最后二十年,他六个孩子中有三个因为贫苦而夭亡。他曾经生活所迫,想去申请铁路售票员的工作,但因为褴褛的衣服和吓人的容貌没给招聘者留下好印象。
……
我又开始发生语言障碍。写作毫无条理思路,常为寻找一个精确表达的词汇而搜肠刮肚。每天光是写日记,根本起不到练笔的作用,流水账记多了,连文章架构能力也丧失了。等节日过完,一定要训练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