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一提到保险,我就充斥这抵触反感的情绪,保险经纪人那种嫌贫爱富嘴脸和专做熟人生意的套路令人敬而远之,在那个市场一切都在未成熟状态下的时代,保险这个职业也是最差的选择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监管力度的增强,保险业逐渐走向成熟,在意识到自己要在资产组合中做点事情时,保险成为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重要一环。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身边发生的两个真实案例给了我上了一课,身边两个同事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患癌,A的家境殷实,通过拆迁分得5套房子;B只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一家三口住在并不宽敞的两室一厅的老公房中。在患病后,他们同时获得了公司为他们购买的医疗险补偿10万,而A平时一直在捣腾他的那些资产,特别强调资产的有效配置,他在患病之前就为自己买了额外的重疾险和医疗险,所以除了公司的10万外,他又同时得到了近百万的赔偿,游刃有余地安心地听从医院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治疗。
B的情况相反,他一直认为有公司的那块医疗险,也是因为平常工薪阶层的省吃俭用的品德,他从未给自己配置过任何额外的保险,所以患病后他就只获得了10万的赔偿。可是B的病情比较严重,除了开刀,后期的一期二期治疗也是全自费的,家中除了一套房子已经没有任何余力治疗了,只能请求单位再帮帮忙,单位发动捐款募集的2万元也只是杯水车薪。家人准备将唯一的房子给卖了,他形影枯槁地极力阻止,因为他明白这个房子是他唯一留给他儿子的资产,而自己再怎么治也只是延长时间而已,担忧的负面情绪直接缩短了他的生命时长。
两个人的对比,除了看到了马太效应的影子,关键的是引出了对意外风险的管控问题。
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任何乐观的生活都要建立在理性、悲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学会理性地去做未雨绸缪的准备,这样我们乐观起来才更加有底气。”
所以,配保险成为必须而为之的一个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