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念佛偈 (唐)善导
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
难免衰残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
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为此净土法门速超生死。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十万余卷《阿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三百壁。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来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管理着洛阳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人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视女人,心不念名利。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持戒精严,而对人慈爱宽恕信念强坚。
大师认为净土宗是顿教,往生凭藉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信心是正因,持名是正行,但大师推崇十八愿他力的同时,并没有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他宗派的修法,同时也强调了内因的修炼是自力和内因外缘具足的重要性。可以说,大师的思想是偏重他力,不废自力。大师提出九品往生皆是凡夫,凡夫可入报土,并依据众生生前的善恶和修行而决定其往生品位的高下。
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
69岁,时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长安,神返净土。身体柔软,容色如常,空中异香妙乐,久久方歇。大众悲仰,倾城哭送,哀别之盛,闾里空巷。其弟子怀恽等,葬大师遗骸于终南山麓神禾原,立十三层“崇灵塔”,并于塔旁建香积寺,作为永志之所。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敬礼,大兴供养。
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莲池大师亦云:“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可见善导大师德学之盛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