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篇的内容,笔者和大家继续一起学习股市投资致胜秘籍(没有看过的,请点开笔者的之前文章查看)
这一篇我们讲讲内在估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
公司内在价值的评估,是要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的,也就是假如我买下的是整个公司,我会用多少钱?
还是要从自由现金流算起,一个公司能创造多少自由现金流,这直接决定了他的估值水平,他不断的创造自由现金流,就相当于是一个摇钱树,只是这个摇钱树有大有小而已。而如果不能创造自由现金流,那么他无论有多高的利润也是白搭。但是在估值中也存在一个问题,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究竟是多少,这个东西没人知道。既然他是未知的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要加一个利率上去,作为风险补偿。比如你被要求延期一年休假,你通常都会跟老板多要两天假期,以作为补偿一样。你多要出来的这个假期就是折现。我们用今天的钱,买入这家公司未来产生的钱,他所提供的风险补偿也就是折现率。
所以,晨星公司的估值模型就有了,第一步,预测10年的现金流,第二步,把未来现金流都折成现值,第三步,计算他的永续年金价值,也就是说以后他的那些价值,一直算到底。第四步,把10年现金流折现之和与永续年金折现之和相加。就等于股东的所有者价值。第五步,用这个所有者价值,除以现在的股本,就得到了现在每股价值。
这个理论看起来成立,但计算起来超级复杂。所以这么计算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大,大家了解一下方法就好,搞不懂就算了。很多专业机构也基本很少这么算。所以这事还是知道一下得了,真不是我们业余投资者能够整明白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全边际,这也是格雷厄姆提出来的,但是现在主要是指,要给自己一个空间,防止自己出错,一般情况下设一个20%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觉得这个公司50块钱就能买了,你最好等到40再买,这样万一你犯错误还有弥补的机会。老师们都是这么教的,但真到应用的时候,往往很难实现,你觉得50块钱合理,通常60就要开始买了,很可能他根本就到不了你认为的那个价格。因为等着他跌的时候是很悲观的,你在预期的时候,就已经很悲观了。所以我们的安全边际一般都是通过不断的买入来实现的,而一般不去死等。很多股票筑底的时间都很长。慢慢的买,其实完全来得及,别过早的把现金打光就好。这些投资界主流估值方法都告诉大家了,相信大家也是一头雾水,没关系,多找几个股票实践几次就会感觉比纯看理论要容易上手。
如果大家觉得喜欢,欢迎关注、评论、转发、点赞。笔者可以持续更新,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