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时间规划局》,里面有个挺好玩的设定 —— 人类在25岁时停止衰老和成长,能活多久取决于你能赚到多少时间。
用劳动去赚时间,又用时间去换取生活必需品,去延续自己的生命。穷人的一趟公交车是2个小时,一杯咖啡4分钟,每天都被死亡威胁着,随时随地可能倒下。
这个设定挺有意思的,如果我看待自己的消费品是用时间,而不是金钱来衡量,是不是就可以稍微收敛一下我的购物欲?比如一双鞋1500,那大概就是我3天的时间,值不值得我用3天去换?如果我不买这些,可不可以少工作一会,多陪陪家人,或者做其他自己更喜欢的事情?
我真的需要辛苦工作几十年,然后去换取这一大堆消费品?
这是最近在思考的,但还没想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答案。
电影这设定很有趣,也很有发挥空间,可以探讨下资本主义,可以讲下丛林法则,可以往艺术电影方面靠拢,谈谈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孰轻孰重,然而,都没有。情节进展诡异,马克思,达尔文都是躺着中枪,最后还是真爱无敌。有好设定不够,还得有严密的逻辑和精彩的故事,要不然就是偶像剧,全盯着女主的颜了。
不过呢,引起我的思考就是好的。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