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杂记 (226) 分寸

作者: 山的儿女2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14:46 被阅读0次

分寸

某天,机缘巧合,张丹丹见到一阿姨A,张丹丹跟A姨聊了一会,她透出来的信息,让张丹丹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确实有必有调整一下了。

做事要知道分寸,知进退,适可而止。

当时的具体场景:

C市某小区,A姨:“我一个孩子在医院工作,他认识的一位中医B,医术很好。已经退休了,他退休后,依然坐诊给人看病。他收的挂号费是每人xx元,但他每天只看三位病人。而且,他给病人开完处方之后,也不交代病人下次还要不要找他看病。”

A姨:“他说恢复身体健康,三分靠药,七分靠养。”

这应该算是专家的话,比较权威的结论。

张丹丹结合自己既有的一点中医知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

很多疾病,都是平时错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如果患者错误的生活方式不改,仅靠药物治疗,依然还是很难长期的保持健康状态,因为错误的生活方式,是生病的根源 。

就譬如早些天,张丹丹作死的吃那个在冰箱里过期了很久的丰水梨一样。这种作病的错误生活方式不改,又怎么可能不生病呢?

也许,这位退休医师B,每天只给三位病人看病,本身就是一种做事的分寸 :病人是永远看不完的,适可而止。

他以自己的行为,在以身作则,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给病人上课:应该怎么养护生命?

题外话:

A姨在提到患者治疗的时候,又涉及到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做为医师,到底是做一名西医好还是成为一名中医好?

A姨以自己家里的亲人以及身边在这个行业的亲友的从业经验,做了对比之后,归纳出了一个简短的结论,当然,这里是站在她个人的角度来看问题:

“我家两个小孩都在医院工作,一个儿子在本市医院,一个女儿在沿海一线城市的医院工作。”

“我家女儿上班时,要给病人做手术,还过两年就要退休了。”

“像我家妹子这情况,她的工作作业时离不开医院,那些做手术时的医疗设备都是医院的,个人不可能有条件买那么多设备。她退休以后,如果没有私立医院返聘之类的情况,那么,她自己是不可能再开诊所给别人看病,最多也就开个药店卖点药。她退休后的收入,基本就只有退休工资了。”

“而我家一个亲戚,他是中医,他退休以后,他照样治疗病人,他治疗病人,用的是中草药,不必依赖医院的设备,依然可以独立出来坐诊。”

瞧,这阿姨想得真够远的!她家妹子还没有退休,就开始分析退休后的前程了。

后记:戒网瘾中,本贴发布后就关机了,别指望回赞哈,敬请理解。

图文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 杂记(226)(补发)

    84岁的母亲昨天下午4点50分量体温发现可怕的39.5度的高温后,立即吃了布洛芬,昨半夜再量为37.8,今早量也是...

  • 浮生杂记

    2018.5.9 风雨交加的初夏 喜欢下雨天吗? 窝在家,穿着舒适的衣服,放着音乐,厨房里炖着汤,抬头就能亲到的唇...

  • 浮生杂记

    今天把浮生物语这套书看完了,感概很深,一杯浮生先苦后甜,这不就是生活的真谛吗。 我在里面看到一段话不尝苦,何有甘。...

  • 浮生杂记

    养好身体

  • 浮生杂记

    能让人流泪的,都是最柔软的部分。 这许许多多的荒谬与惊喜,我很感谢都一一经历过来了。明明想要写很多总是提笔乏力。 ...

  • 浮生杂记

    借我老房子的银装素裹,让我孤独又自由 借我想也不敢想的青春,让我游荡且丰盈 借我赤诚的爱人,借我...

  • 浮生杂记

    1 每一次理发, 都感觉自己的头像个艺术品; 可是不是每个理发师都是艺术家。 2 地铁上有个个子高高的姑娘 穿着大...

  • 浮生杂记

    毕业已半年,踏入社会才知生活的不易。毕业前,写下来自己未来好多的愿望与目标,如今看来竟觉得遥远,始终挣扎在现实与理...

  • 浮生杂记

    “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与恶龙缠斗太久,自身亦会成为恶龙……” 世界万花筒,没有超能量,就别想...

  • 浮生杂记

    一顿又一顿 一觉又一觉 倦了春秋 也也厌了红颜 人生如此 不过是吃喝拉撒睡 惆怅啊 生无可恋 一曲又一曲 循环又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杂记 (226) 分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us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