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精神分析和通常的心理治疗都指向深挖过去的创伤经历,使得潜意识表意识化,进而有机会得到转化。通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某个阶段会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并且很可能是个不断经历过去痛苦的过程,且是一个原地踏步的过程。这些激起了他的防御机制:回避,于是他们会找到理由,证明无需经历揭发过去伤疤的过程,也能获得成长,可以直接通过接触美好的事物来养成另一个更好的自己,获得成长。
面对探究不完的创伤经历,这就是我采用的防御机制,很多人也转向这样的策略。而我对于探究创伤始终没有完全放下,周围的人多数会拿起这个防御,促使我思考:成长,到底需不需要深挖过去的创伤呢?
我知道答案一定不是是或者不是,是和不是都需要一个适应的条件,那条件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取决于你得防御是不是屏蔽过去的创伤,如果是屏蔽的,那么必须深挖,如果是不屏蔽的,那么无需深挖。
这两者的人可能都已经忘了造成创伤的经历,但是他们应对创伤经历的行为是不同的,没有防御的人没有采取应对策略,创伤体验也许压入了潜意识,但是上面没有覆盖着防御,而防御机制强大的人,上面压上了不等量的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就是疗愈的障碍,如果不突破这些机制,那么他是无法在本质上作出改变的。深挖,对于后者来说,是唯一顶开这些障碍的方法,因为只有找到源头他才能理解自己的防御机制,也就是理解自己。
现实中,没有防御机制的人很少,防御机制不强大的人也只是少数,他们有些共同的特质:随和,不介意外在评价,容易敞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