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次的聚餐通常固定在26号。
无非就是喝喝酒,聊聊天,餐后打打牌,唱唱歌。
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聚会。
规则简单:轮流坐东,不到者迟到者自主交罚金。
可能因为有罚款,可能都需要在团队中获取信息。缺席的人次不多。
这是一个区域销售员的聚会,都负责成都片区,在出差中交流多,慢慢形成聚会,具体的开始时间大约在8年前。
一个聚会,每月不落,实属不易。
几年下来,彼此推荐,共同进步。多数人晋了一级。
忙和责任成了标签。
压力常常挂在了嘴上。
席间感慨,活得真累。
销售是数据说话,数据不好看,压力就会骤然增长。
按惯例,月底都需要冲任务。老板开会下目标就是常态,销售指标层层下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奖惩制度如影随形。
26号档口,销售冲任务的压力就背负起了。
J公司品牌经理:25号接到老板下达的任务指标。为了确保任务进度,每天多少销量,每一个人分下去,下班前,没有完成的交罚款。今天是冲刺第一天,收了2000元罚款。
T公司品牌经理:我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没有完成当天计划销量,不允许下班,继续联系客户。直到整体目标达到或者21:00为止。
H公司营销副总说压力相比其它月份大,销量相比类似厂家还差1500万。怎么办?当大家用同情的眼光支持他时。
他自问自答,原因呢?没有货。
尼玛,太骄傲了,直接罚酒。
做销售业务15年,内心最不接受的就是被压迫冲任务。
认为,客户能销售,肯定会进货的呀。
认为,平时做好产品,客户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何必一定要去强买强卖。
认为,逼迫客户进货,有损客情关系。
认为,销售不好,去求爹爹告奶奶,低三下四背离自己的原则,我就放不下这个面子。
事实是,客户已经养成了“被逼迫”的习惯,会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业务经理,实时给予“大大的人情”;
事实是,公司的产品好,利用这样的机会推荐,可以逼迫自己下决心,也促成客户下决心定新品;
事实是,客情关系是在反复的麻烦中,摩擦中强化的,不被逼迫的老板,就不是有价值的老板;
事实是,求人是有技巧的。站直了容易,弯腰难啊。在社交中,弯腰必为常态,不是面子思维,是弱者心态在作祟。
通过任务挤压,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思维延展,大脑会自动搜寻,还有哪些客户,是需要我的产品?我不能把救急的人忘了。这里有惊喜。
通过任务挤压,我们会去关注企业,团队,个人的关系,以及各自的诉求。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要想碗里有,锅里必须得有。
通过任务挤压,客户经营的深层次问题,会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我们会在无意识中去强化服务。在客户下一次选择中,怎样加大开货的砝码,肯定会有想法冒出。
通过任务挤压,我们对自己这一个月的业绩,是一次有力的检验。同区域横行比较,部门纵向比较,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平时烧没烧香,菩萨知道。
压力也有好处?
当然。
只不过需要正确认识。
压力会让你心怀痛恨,压力会让你脸面扫地,动作走形。压力会让你心跳加速,夜不能寐,食之无味。压力也会让你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压力,就是动力。
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水有了压力;
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水有了落差;
人的成长和进步也一样,人没有压力,潜能得不到开发,智慧就不能开花,最大的损失还是自己。
偶尔给自己一点压力,适时让自己绽放一次,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很优秀,很超凡。
月底冲刺任务,就是优秀人才的突击战。据说,可以带来不俗的销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