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二十四史里只选两本书来读,那么一本肯定是《史记》,另一本就应该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
市场经济,以金钱为标准衡量一切。
金钱和利益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社会的一切真的可以只用金钱衡量吗,这样的社会正常吗?
从建国以后,我们就学苏联大干快干,赶美超英,工业发展优先,文史哲站一边。正如深圳的口号,“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历史哲学的吸金力远不如攻克文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这种金钱为目标的大背景下,导致中学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更多的价值取向为“实用价值”。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诚信、尊严、理想”,没有对美好的追求,那么这个社会不是太可怕了吗。
大家都在比谁穿着“名牌”,谁开着“名车”,有钱为王,又有谁去理会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呢。
对小孩的教育也是非常的“实用化”和“功利化”,更少地教育孩子的“爱心、创造力、好奇心”,从幼儿园就开始教更多地刷题考试技巧。背唐诗,看历史教材,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考试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而西方国家反而重视人文教育,大部分显贵家族都是政治历史出身,因为他们常常想起那些伟大的英雄,并敬仰他们。
旧五代史:宋初发版
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所作。欧阳修,文学家、史学家。新五代史补充了一些十国的新材料。新五代史中十分鲜明地表现出了欧阳修地观点。“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 而天理几乎其灭矣。”新五代史删除了旧五代史地迷信记载,因为欧阳修强调人事,而非天命。《史记》、《汉书》之后,最值得阅读地历史书。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