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时代的那碗馄饨面

大学时代的那碗馄饨面

作者: 紫陌欣妍 | 来源:发表于2023-02-26 08:07 被阅读0次

早上吃了一碗馄饨面,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的大学是在桂林读的,桂林的早餐最有名的就是米粉,我那时候去吃早餐的时候常常碰到游客到店里吃米粉,老板问要卤粉还是汤粉,游客就说:“我不要卤粉或者汤粉,我就要桂林米粉!”老板估计也习惯了,会再解释一下,桂林米粉可以选带汤和不带汤的。

不过虽然米粉好吃,天天吃也还是会腻的,所以偶尔我也会去吃点别的早餐。

在我们学校后门有一家小店,只有一个门面,老板娘却有两个,她们一个卖馄饨、面、粽子之类的早餐,一个专门卖鲜牛奶。

刚开始我还以为她们是姐妹俩,因为长得挺像的,性格也都很温和。后来熟悉了我才知道不是,她们只是合伙开店,一起分担租金罢了。

那还是2012年,桂林的物价不就不高,一碗二两的米粉才三块钱,一碗馄饨也只要三块。不过我觉得馄饨吃不饱,所以每次都会换成馄饨面,一碗馄饨有十五个,一碗馄饨面则是十个馄饨加一小把面。

阿姨的馄饨面其实没有放很多调料,但是很鲜,吃起来很有家的味道。我最喜欢她们家的小菜,有萝卜条和黄豆豉,萝卜条很脆,黄豆豉很香,吃完了馄饨面我还要把汤喝完一半才会心满意足的走。

不过她们家的店是真的小,里面只放得下六张长条桌,附近的居民和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会在这吃,有时候还要等位,所以我一般周末才去,不然也怕会迟到。甚至有时候周末去都有很多人,我就会打包回宿舍吃。

卖馄饨的阿姨一天到晚都在店里守着,一般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关门,所以早中晚都可以吃到,但卖鲜奶的阿姨却只准备了一大桶,每天都是卖完了就回家的。

熟了之后如果店里人不多,我也会和阿姨们聊聊天,她们都很爱笑,也不爱和人计较。卖馄饨的阿姨说她很羡慕卖鲜奶的阿姨,不过她家里负担重一点,所以要多挣点钱,而卖鲜奶的阿姨纯粹是挣点零花钱了。

那时候的我到底还是年轻,看到阿姨脸上苦涩的笑容,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不过也许阿姨根本就不需要我的安慰,她靠自己的一双手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大学,心里应该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吧。

毕业后有一次又去了桂林,心血来潮又去吃了一碗馄饨面,阿姨居然还认识我,乐呵呵地问我现在在哪里工作,还免费送了一根油条给我。

我有点怀疑,阿姨会记得我是不是因为我吃得比较多啊?

一晃眼的功夫,十年就过去了,也不知道两个阿姨是否还在那里?而我,也终于从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变成了奔三的大龄女青年。记忆中的那碗馄饨面,终究也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

相关文章

  • 一碗馄饨面

    一个在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像我,到了南方吃饭便是一件麻烦事了。 这次出差的地点是海盐,隶属于浙江嘉兴。小城不大...

  • 一碗馄饨面~

    门面干净,室内整洁,两位老人家守着的一家有肠粉,粥,和馄饨面的店。 我和十八已经来吃过几次啦,每次都是满足而归。 ...

  • 27237

    小学曾休学了几个月,妈每天背着我到服装厂上班,经过十字街买两毛钱一碗馄饨面作早餐,下班背着我买菜回家。躺在妈那...

  • 难忘隐藏在街头巷尾的那碗馄饨面

    身处美食之城广州,我身边的美食好像就从来没有缺席,不论是各式大酒楼的一盅两件,还是摊位小贩的家乡传统小吃,广州这个...

  • 上大学时的那碗面

    1995年,我刚考上大学,一大群五湖四海聚起来的年轻人,单纯又快乐,普通话、地方话混在一起,嗡嗡嘤嘤中熟悉起...

  • 流年已过,旧伤已默

    我至今仍然记得xx大学东门口那家面馆的那碗拉面,不是因为那里的面有多么好吃,而是因为那碗面太咸了。那碗面之所以会那...

  • 子曰馄饨,这个冬日,没有一碗馄饨暖不了的寒!

    寒冷的日子里,最适合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点上一碗,柔和的灯光下,嫩滑的馄饨面皮在清汤中飘散开...

  • 简单美食,快捷营养

    今日晚餐,一包煮方便面。 我和妈妈两人吃有点少,一般加一点素面,今晚突然想吃馄饨面。 什么是馄饨面呢? 馄饨面俗称...

  • 我有一个不到一百斤的理想

    又名,消食 . 借一碗馄饨面,扑灭我的忧伤 撒一把小虾米,助我去远洋 回忆起昨夜的甜点,本该充满甜蜜的力量 却为何...

  • 油菜

    工作时间加上之前的学生时代,在外吃饭频繁。本人偏爱面食,饺子包子馄饨面条,各种饼,发现所有店铺,无论大小,是否连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时代的那碗馄饨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pf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