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雨声,一直响进梦里,分不清是梦是醒。也算是一夜好眠吧。毕竟一场雨下来,炎热再不能肆虐,夜风吹得满室清凉,难得的好运气。
抄写完成《儒林外史》第九回,这一回目讲了从娄公子告辞蘧太守归家途中,在新市镇遇到家里看守坟山的邹吉甫,在酒桌上谈话引出了杨执中,邹吉甫说他为人忠直,好看书,虽是生意人,却不善账目,帮盐商看店却不用心,伙计乱搞,店里亏空,被老板给送进监狱,希望两位公子帮忙解救。
两位公子没有盲目答应,而是先了解清楚情况,再拿出银两让家仆晋爵去办理此事。谁知晋爵胆大又贪财,仗势妄为,用二十两银子就将杨执中给捞出监狱,却把七百余两银子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两位公子本以为杨执中会上门表示感谢,谁成想此人是个酸儒,根本于世情不通。两公子一番脑补,更觉得此人是高洁之士,于是上门拜访,却接连两次都没遇到。
这一回很是精彩,尤其娄公子寻访杨执中的情节,颇有点“三顾茅庐”的感觉。只是他们的访贤有点搞笑。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两位公子访贤的过程中,描写了一个又聋又蠢的老妪,很有喜剧色彩。
娄公子们一访杨执中,他正好不在,于是娄公子留话给老妪,请她转告,奈何老妪耳聋,听错话传错话,让杨执中误以为来访者是柳姓差官,对老妪又打又骂。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家不那么和谐,而杨执中的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娄公子二访杨执中,他躲起来不见,公子被老妪大骂之后拒之门外。访贤的过程曲折复杂,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求贤的主角可笑,被访的贤者可笑。
其实娄公子们访贤的动机很单纯,不是为了所谓的政治理想,或成就什么抱负。他们出生名门,含着金汤匙落地,富贵荣华都不缺,所遗憾的也不过是“不得早年中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他们把访贤当作一件雅事。于是他们怀着堂吉诃德式幻想,自我催眠、自欺欺人地去访一个如杨执中般莫名其妙的贤人,让人读起来不禁啼笑皆非。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宽厚仁慈的,在发现别人冒用娄府名义行凶时,揭穿了却没追究,只是要求不许坏了娄府的名声,可谓书呆子气十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