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是安迪,还是瑞德?
人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可是,在这个生死过程中,我要靠什么实现自我救赎?
昨晚,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很久就想看了,碍于一些原因,一直搁浅着。励志鸡汤从来都不缺,缺的是让心灵和头脑为之晃动的震撼。
所以,这是一片影评感悟,更是一篇复盘。(针对电影的复盘)
001.专业技能在这个多元时代逐渐突显,并会持续占领高地。
小时候,总被灌输“知识是无价的”“只有学习才会是你的出路”这些空洞的大道理,那时也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走心。
可是,人到中年,现实的逼迫才令我们恍然:做完B超,手中拿着单子你都看不懂,只能苦哈哈看医生脸色;买股票,看着上市公司的财报,却无从下手;只有交通事故发生了,才意识到交通法和民事责任知识的匮乏……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这是电影中,形容安迪的一句经典台词。
安迪无疑是最特别的,可是,这些特别都建立在唯一的基础上,那就是他自身的学识。倘若他没有精通银行、税务等金融技能,他绝不可能有契机接近典狱长,更不可能有后面的越狱。
这个时代,正在颠覆我们的认知,实现自我救赎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培养自己在领域内的技能!
002.爱好是失意时的情感寄托,爱好更是情绪的宣泄口。
遭遇妻子出轨,本已是痛彻心扉。最后妻子和情夫之死也被栽赃到身上,白白坐了近二十年的牢。
在监狱里,只能吃有虫的米饭、住鸟笼般大小的格子间…经常被变态三姐妹侮辱、殴打,被典狱长利用欺骗,害死你唯一的证人本不该安迪承受的黑暗时光却都要咬牙忍受,这过程我一个局外人都愤愤不平。
可是,无论情况怎样糟糕,安迪都挺过来了。他喜欢雕刻,他把石头雕刻得那么精致,他把所有的不如意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心也就静了,格局也就大了。
003.走出舒适区,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格局扩得再大一点,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
“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这就是体制化。”
这是瑞德在肖申克监狱20年后的真实感悟,习惯舒适是可怕的力量,让我们曾经尖锐的棱角磨平,让我们曾经昂扬的斗志丧失。
原本以为可怕的地方难以接受,可是真正到了那个地方逐渐画地为牢,习惯它,依赖它,最终连自我都把握不住。
好在,生活在这个时代,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并一步步走下去,总会得到眷顾!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荣获奥斯卡,但是24年来,已经沉淀在人们心中,这已经远远超过小金人的价值。最后,推荐大家观赏《肖申克的救赎》,一定能把你的精神喂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