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毛
写这一章犹豫很久。
我知道,对于我的一些观点,很多人不喜欢,说我臆断。
解字嘛,想说明白古人不明的地方,很难,需要一些想象力。
特别在文化断层之后,重新认识一些东西,一定会有极大阻力。
我觉得,只要不脱离经典,不乱编造字形,以经典来发掘经典,就值得一试。
清阳对文字的理解,都是依据《说文》字形的。
《说文》的字形是许慎记录的秦篆。
文字的编排,也不是他的独创,而是有参照的。至于参照物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五百四十部之文的排列来看,是很连贯的。但对这些文字的理解,许慎却错误百出。所以,有理由怀疑,他是依据某个古本,做了整理而已。我们在读《说文》的时候,要把我这些线索,必会发现文字的真义。
毛字,与老字编排在一起,大家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
《说文》毛:“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从毛。莫袍切。”
这个解释的“象形”我是不接受的。其他的意义,大家应该不陌生。但,这些意义,是引申而来的。
毛字的笔画很简单,三笔。隶变之后变成四笔,楷书继承了隶书,所以我们现在的毛字是四笔。
毛字字形,不是象形,而是会意。
毛,从凵从乙,是两个凵字与乙字的组合。
别急着反驳,请继续看。
凵,读kan,《说文》“张口也”,这是释义没问题。
口字就从凵,从一,指示开口里的空间。
但,凵字,还有意义,是“向上发出”之意。
“张口”,自然可以引申出“向上发出”之意。
屮che字,从凵从丨xin,是“草木萌发”之意,既有丨字的伸展之意,也有凵字的向上发出之意。
乙字,是飞鸟之象,这是象形。
飞字里有乙字的身影,是飞鸟飞散之意。
但在毛字里,乙字却弯头了,是何故?
是成熟变老之象。
乙字的头弯曲,表示这只鸟成熟了。
一个字上面弯曲,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受伤,一是成熟变老。
夭,从大而弯曲,有弯曲之意,还有受伤之意,夭折一词,就是受伤而寿不长之意。
禾,从木而弯曲,是植物成熟而弯曲垂头。故利,是收割谷物之意,引申为得到好处之意。因为收割的行为,也引申出锋利之意。
乙字弯曲,是鸟成熟之意。
两重的凵,是为了表达不断的发出之意。
这两部分合成,就是说明鸟成熟了,身上发出重重羽,就叫“毛”。
毛,既是一只成熟的鸟,也是指鸟身上的“毛”。后来,更多时候,指鸟的“毛”,鸟本身之意,反而淡化了。
毨,读xian,从毛从先。
《说文》:“仲秋,鳥獸毛盛,可選取以爲器用。从毛先聲,讀若選。穌典切。”
这个字中可以看到,毛,还是鸟之意。
先,是最先占有某个地方的人。
毨,会意为最先长成的鸟。所以,许慎收集的释义是“仲秋,鳥獸毛盛,可選取以爲器用”。小鸟从春生夏长,到秋长成。毨,是最先长成的。这是古人驯化鸟类的痕迹。
毛与羽有差别。
毛,是泛指毛,泛化为所有的毛,动物与人的毛也在其中。而且,是短毛。
三个毛字,读cui,是专指绒毛。
《说文》毳:“兽细毛也”。
两个毛表示毛的浓密,三个毛,表浓密而短。
而羽,指长毛。
羽,从两个习。习,从乙从彡。乙是鸟,彡,象形,长毛。故习就是鸟的长毛。两个习,倍数的增量,更长的毛。
这个习字不是简化字的习,只是拆分羽字得到的字形。
现在学习的习字形是:習。
羽毛,羽长而短。
毛字,为什么和老字编排在一起呢?
因为毛既然是成熟的鸟,就有“老”的味道了。
老,从毛,就是取其成熟老成之意。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凡老之屬皆从老。”
许慎在老字的释义上,玩的是“转注”的把戏。
《说文》考:“老也。”
考、老这两个字,互相解释,是典型的死循环。
转注,互相解释,哪个也讲不明白。说白了就是讲不明白的遁辞,是耍滑头。
不管多大年龄算是老,关键需要知道为什么这个字形是老,那个字形是考,而不能踢皮球。
我们还是从字形拆分来看吧。
老,从毛从人从匕,会意为:年龄大的女人。
毛,成熟的鸟、变老的鸟。提供年龄大的属性信息。
人,提供人的本质信息,这个字说的是关于人的。
匕,提供更进一步的本质的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呢?性别信息。匕,表示女人。
人,我们通常作为“人类”来用。其实,本义是男人,引申为人类。
而其反字形,匕,就是女人。
当然,匕字字形还有另一个,是刀的反字形,表示短刀。匕首一词就源于此。
因为字形相近,混写在一块了。而许慎,没有做出区别,千古来,大家也就随着糊里糊涂使用了。很多时候,可能感觉到有问题,又说不出所以然。清阳现在明白地告诉大家,匕字,是两个字形,有两个意义,在认读的时候要加以区别。
比字,从二匕,《说文》:“密也”,隐秘之意。
说明在造字时期,女人已经不是主导地位了,成为居家角色,私密角色。
妣,是说母亲的,这个字也说明匕字是女人的属性。
老,从毛从人从匕,是老妇人之意。
考呢?就是老汉,老头子。
考,从毛从人从丂。
按道理说,人,是男人。匕,是女人。考字,应该从人啊。为什呢从丂呢?
这个问题嘛,咱们可以看看。考已经从毛从人了,再加一个人形,是不是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理性的古人,就用丂字代替了人字。
丂字,许慎的释义有问题。我们现在知道它在考字里,代替了人字,起到了指示男性的作用就行了。这个字,也具有雄性的属性。至于为什么,暂时不想讨论,因为它陷入了一场公案里。展开了,会影响我们对整体的文章的进程。
古人常常“考妣”同提,表示家里的父母。为什么不用“考老”代替父母呢?
如果是一夫一妻制的话,应该就是。
妣,从比,而不是从匕,这说明什么?明显是一夫多妻的痕迹。
老母谓之“老”。老,是母亲。妣,只是母亲辈分的人,庶母,不是嫡母。
亲在不言老,这时,老是一个状态、程度。亲是父母二人或其一,老是老年的状态。有父母在,自己纵然年龄大了,也不敢老年人。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字出现在视野里:孝。
孝,从毛从人从子。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为什么说这个字有意思呢?
你看,与考、老一样的构造原理,都有年龄大了的状态,居然从子。该如何理解?难道还是小孩子就老了吗?
当然不是!
看许慎的释义“善事父母者”。
善事,就是“仔细侍奉”之意。
到老年状态了,还是个孩子,还是“亲在不言老”的状态,其父母一定长寿,这也映射出其侍奉父母的用心。这种状态,称为“孝”。
孝子贤孙,是说老儿子与能事的孙辈。
孝顺,不只是听父母的话,顺父母的意。而更要照顾父母,使之长寿。父母寿,谓之至孝。故常言曰:“父母不寿,儿女不孝”。父母去世,子女守孝,以示尽孝。
毛,与老、考、孝等字编排在一起,是因为它提供了“成熟、老成”的信息。
毛字,老鸟是其本义。
许慎收集的释义:“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从毛。莫袍切”,是引申之意。
“象形”之解,是误解。
清阳于2020.9.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