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很想写一篇文章,于是打开电脑,接着打开文本编辑器,然后对着闪动的光标,看着它不停地闪烁,纵使你早已想好要表达多少东西,开不了这个头,你就是很难受, 就像重重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你很有可能因此被折磨得兴致全无。写到这里我总算是开了一个头了(虽然有点生硬和干涩)。
毕业已经快三个月了,工作从实习开始算也刚好五个月了,工作的激情在慢慢地消退,身上却好像多了那么一些世俗气。每天固定的时间去固定的站牌等公交车,在一家未名的小公司干着所谓程序员的工作(尽管我自己认为自己并不合格),晚上拖着坐了了一天的身体和被屏幕看花的眼睛,坐着和早上同样的公交车回家。每天机械地重复。没有想象中的西装革履,也没有小资的咖啡下午茶。这样描述可能更准确一些:仰首山尖入九天,俯首蝼蚁皆可观。
越来越感觉到这个世界阶层的存在,第一次听到这“阶层固化”这个名词还是在当时看何凯文的考研英语视频的时候,他讲到在以后中国的阶层固化会愈发严重,从一个阶层跳跃到更高的阶层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意味着未来的你处在什么阶层决定着你的后代的阶层起点。当时的我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触。前不久看到好久不露面某个说唱歌手说到:我现在根本不在意现在的地下说唱圈如何diss我,他们永远站不到我曾经站到过的舞台上,我看一下我银行账户上的数字……,最后他讲了一句话:“我现在真的觉得这个社会是存在阶级的”,这应该是他的真是感受无疑了。而我也有了自己的体会。
每天下班后坐在车站的长凳上等公交车时,一辆辆私家车从你眼前呼啸而过,奔驰、宝马、保时捷,大众、丰田、外卖摩托车(放在这里是因为他们的速度未必比车慢),你的车的档次确实能看出你所处的阶层。等我坐上我的车(公交车),在这么有限狭长的空间里你又会从人的装扮相貌产生类似的体会。你会看到身穿白衬衫提着公文包的油头小哥、会看到大腹便便穿金戴金的“社会”大哥、会看到穿着油漆斑斑的工作服脸上写满生活艰辛的务工大叔、会看到暂时不属于任何阶层的大学生,会看到不知将会融入进哪个阶层的若干个“我”。
每天工作的重复与无聊,逼着我做出改变,我怕自己跌入底层。我开始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多一些体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每周五晚上下班后,我会去市区看一看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在芙蓉街买一串糖葫芦然后去感受熙熙攘攘的人群,去苹果体验店去划一划买不起的iphone,去宽厚里去看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玩滑板,看着他们做着各种自己曾经想学会的动作,然后再去泉城广场看广场舞(跟着一起跳),。周六去游泳馆游两个小时的泳,或者去学校打球。学习好像没有提到,但是在路上总好过窝在家里。
我今年22岁,一无所有,不谙世故。愿坚持成我本性。
现在是凌晨12:13分了,我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