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戒子书》的感悟

读《戒子书》的感悟

作者: 逸_766d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01:01 被阅读0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此联可以看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写照,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道家哲理。

        为什么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每当人安静的时候人的思绪会放空,任自飞翔在不同的时空里,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些东西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灵感来源,现代人提倡的冥想也就是前面的所说,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很好的放空或者控制好自己的思绪,安静给予人自省的思考,感受当下且活在当下,与自己相处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把控自己未来的方向然后与做出相应的人生动作方向。

      一直以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进深,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这句传承千年的话语适用于任何一个场合,你选择的机会多了,你就会不知道该要什么,通俗点来说,你坐公交车,空位多你会困惑,想做那里舒服;而只有一个位置,你会毫不犹豫冲过去坐下来,按照物以稀为贵的经济学理论,稀少的物品总是那么的贵重,人们就会去珍惜去爱护,如果寡欲,事物看起来就是那么的贵重,自然人就会去珍惜爱护这一切事物,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有生长周期的,从而让生长周期赶超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取舍,世界就会变得富足,人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学习的方法和条件是什么?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每个人都是需要学习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知识量的区别,那么知识量只能通过学习经验而来,那么人是如何学习的呢?文中自然讲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里的“静”是指身心结合的静,是不急不躁的静,人纵使不能过度的享乐与怠慢,平时需要少点娱乐和拖延,有个著名的词“拖延症患者”,过了这个度就不会有向上的动力去学习,喜欢走捷径和脾气暴躁就不能陶冶人的品性,学习需要人有较好的品信。

        最后的收获是什么?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最后如果我们反着做能收获什么?“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反之则反。

最后附上全文感受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相关文章

  • 读《戒子书》的感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

  • 砚可为田也

    砚可为田也 ——读孙枝蔚《戒子书》有感 文、图/...

  • 戒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戒子书

    应好友于翔请托为新居布置一幅拙作,遂提笔书写诸葛亮戒子书!兴致来了,多谢一幅自勉之!

  • 戒子书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

  • 戒子书

    君子在日常的行为中,应用沉静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如果生活不能坚持简朴单调,就无法明白自己的志...

  • 君子三戒

    读《论语》感悟(168)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

  • 读《诫子书》感悟静的力量

    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后世称为《诫子书》,虽然只有86字,但内涵及其丰富,突出强调的是“静”与“...

  • 别了,拖延症

    读「拖延症再见」后的一些感悟。 这是动机 的一本电子书。 ————————————————— 我一直很难做得下长期...

  • 微信读书里的“外国友人”

    最近都在微信读书app读电子书。 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经常划一些重点,写一点感悟。 今天上午看有人给我的想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戒子书》的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qj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