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个人,若方向错误,则必然越努力越悲哀。对于行业,更是如此。对于中国钟表行业,尤其如此。
悲伤的现状
谈到钟表行业,必然要谈瑞士钟表。自2015年开始出现明显衰退,瑞士钟表行业已经持续衰退超过2年。2016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斯沃琪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了50%,第二大钟表集团历峰净利润同比下降接近50%。从瑞士钟表协会官方数据可看到,2016全年行业市场整体处于持续下滑的状态之中,而从2017年前2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趋势似乎仍没有明显改观。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表制造国,中国的传统钟表市场表现同样甚不如人意。从中国钟表协会官方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16年1-10月,中国传统钟表行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利润总额,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53%,手表数量规模同比下降了11.58%,累计利润仅为17.2亿元。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个利润额可谓不堪一提,何况还在江河日下之中。
更悲伤的觉知
阳光的人,从来不惧怕不如意的过去,因为有觉悟从当下改变,有信心和勇气奋斗未来。幽怨的人,不愿正视过去,不敢面对现在,不能开拓未来。钟表行业也是如此,虽有相似的哀愁,但各家各有各的觉悟和态度。
面对传统钟表的式微,发达地区传统钟表行业代表Fossil,旗下10多个品牌全部转入更代表趋势的智能手表市场,体现出了极大的转型决心和执行力。同样极具代表的是,瑞士传统钟表行业通过跨行业合作,也正在布局智能手表。
同样面对市场衰退,作为瑞士钟表跟随者的中国传统钟表行业却再一次展现出了不敢为人先的勇气。目前为止,还不曾见名列中国传统钟表行业前茅的企业站出来,向世界表达不甘廉价跟随的决心和勇气。这让人想起了,近代几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后知后觉的悲哀与无奈。
悲伤中的希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跟随不及格,又不敢追逐历史机遇。这又是一个仍有希望的故事,因为历史才开始没多久。关键在于,中国钟表行业能否清醒认识自我,敢于做新价值的弄潮儿。
每一个市场或产品种类,都靠用户价值来支撑。对于传统钟表,过去的核心用户价值是精准计时,现在的核心价值是满足虚幻的心理需求。也因为此,很多人愿意花成千上万的价钱,去买回成本只有几百甚至几十的东西。当然,随着自我的觉醒和更高品质的生活需求,这种价值支撑已越来越弱。
同为手表,以AppleWatch和Android Wear手表等为代表的压缩手机式智能手表,体现了另外的用户价值。它们希望将原本运行在手机上的各种强大功能,从口袋中搬到更小的手腕上,以此憧憬着满足对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的用户需求。很显然,这种希望也是没有太大希望的。手机的大小屏之争,市场早就给过答案。多而无用的功能,其貌不扬的外观,断然不是大家的想要的。2016年压缩手机式智能手表的市场表现,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价值思路的缺陷。
传统价值正在式微,压缩手机式智能手表用户价值又得不到市场认可,第三种用户价值体系或许可解发展之忧。继承传统手表的优美外观,拥有更加场景化的智能应用价值,是中国传统钟表行业面前的一条希望之路。
若要成名成器,必要有差异化的非常价值,跟随与等待属于不入流的作为。既然在式微道路上跟随,不会有希望,不如转身成为式微道路保守者的对手。作为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国,行业整体利润如此可怜,地位如此不堪,应该有勇气借历史机遇塑造自己的独立价值才是。若以他人规则为规则,愿为鱼肉牛马,且大有誓死捍卫此状之姿态,则是不觉知之痛,更是无勇气之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