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之
某某中速度和可有可无的会议
开学第一周,用三天的时间完成了网络培训任务,总计播放学习视频九百多分钟(要求四百分钟以上),加上一篇五百字(我写了八百多字)以上的培训总结,所有环节都学完了,总计学分一百分,但还不能打印结业证。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完成了,估计所有的同事们也都完成了。
网上的培训要求中,开始时间为四月十一日,结束时间为五月二十八日。我们发的通知是限四月二十日学完,打印结业证上交,学习时间十天。这里有些差别,这种差别被人称为“xx中速度”。但我实在不知道,在这次的网络培训中“xx中速度”是否有“xx中质量”?
还未到周末,省上关于周六补课和暑期放假时间也确定了。周四下午,我们周六的安排也确定了,各年级周六都统一上课,课表也都下发了。九年级周五下午四点半开始小四门课轮流测试,周六下午四点半开始语数英理化轮流测试,比较正规的考试,教师要抽阅部分试卷,并给学生合适的辅导。
今天才知道,其它学校第一周周六并没有补课,这又是一种“xx中速度”。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项任务,上级要求五天内完成,我们必在两三天内完成。有几次还是第一天下发通知,第二天就要求完成,几天后才发现别的学校还没有开始呢。然后,某上级领导在学校群里赞扬:“xx中速度”,名不虚传!此后,感觉我们像被打了鸡血一样,事事往前冲,事事讲速度。比如像这学期开学的网络培训,也已经冲在了前面,我只能呵呵了。
我原以为,特殊情况特殊时期为避免人员密集会取消年级组会议,还和办公室同事争执了几秒打了赌。结果下午第一节课就发出了开会通知,害我输了两碗牛大。第三节课,四十几个人戴着口罩聚在会议室里开了半个小时的会,没有几个人在听,都在抄各种笔记,会议内容也完全可以发在群里让老师们遵照执行。好像不开个会那些工作就没人干或者会干出问题一样,开会像似在树立某种权威,其实确有此意,确实在树立权威。不过大家都习惯了,开不开会都一样的干工作,一样的生活。你的工作不会因开会或不开会而减少,却会因开会减少了你的自由时间。
从上周开始,我们的会议就开始了。会议是我们工作流程上的若干环节,这些环节在我们看来可无,在管理者看来像是必须的环节。其实,当那些管理者不在的时候,那些会议也没有了,但单位这座钟仍在正常运转。不知道他们想要通过这些会议改变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周至少三次的会议,不过,像某名师讲的,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每个会议都有我们要做的事,但与会议的议题无关。年级组会抄ZZ笔记,备课组会写教学反思,教研组会记业务笔记。有没有会议,我们也都要完成这些任务。
除了测体温,上课人人戴口罩,感觉防控是在防学生,老师们之间不用防控,我们像往常一样,有天生的超强的免疫力,什么都能抵挡得住,抵挡不了就不是老师。什么逻辑?狗屁逻辑。
最近的阅读主要在手机上,手机阅读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且手机是现在出行必须携带的工具,比纸版书籍携带方便,还是免费的。不好处是对视力有较大损伤,时间久了也支持不住。
备课时看到了去年备份的一个数字图书馆,里面的专业书籍很有看头,就是少了中国文学部分,有些遗憾。有时间在电脑上好好看一看。发现了这个数字图书馆,倒是我今天比较高兴的事。
2020年04月2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