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有趣想法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

作者: 随止心语所自欲律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10:31 被阅读3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上有多处,最重要的著作为《春秋》,里面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自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治皇帝,因为专治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是这样了,其实不然。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这是愚孝。

  西方文化中讲的是爱,外国人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来的心理建设。孝悌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什么会有朋友呢?是因为你心情苦闷的时候,有的时候不可以对父母讲,也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这个悌就包括了,兄弟姐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过去中国的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而好犯上者鲜矣,犯上就是捣乱,孝悌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最大,所以由有道形成的这套结合,叫特殊社会是后世所讲的帮会。

  学问的根本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本利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ak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