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不
"放下傲慢,抱持饥渴"这是最近看到的让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还是那句话,伟大的思想总是相通的,已经不记得在多少本书上看到过相似的观点,最近读瑞达利欧的《原则》,作者对这个观点的阐述完备而精彩。
每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像盲人摸象一般,不管我们自以为掌握了多少信息,在全部信息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盲点,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会主动寻找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也就是说一旦有了某种偏见,我们就无法改变主意了。
人都是自恋的,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对的,但是由于个人认知的局限,我们的结论往往不那么正确,即使正确也是基于不完全是事实的推理,正确只是幸运而已。
而每个人都有花刺子模君王的毛病,只接收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把那些与自己观点有分歧的信息直接忽略掉,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从而变得越来越极端。
达利欧说:头脑封闭的人阻挠其他人发言,头脑开放的人总是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当一个人头脑封闭的时候,跟他谈什么也谈不下去。
《原则》里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头脑极度开放,保持空杯心态,谦卑的面对一切。有思想的分歧是门艺术,我们要懂得欣赏,但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爱看,而且会直接忽略哪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而世界上科学家是极少的,律师却多得多。
最近工作上不断有无力感向我袭来,我是一名商品分析师,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我的工作就是通过一堆不完全的信息,来得出关于某一个商品未来走势的预测结论,这个结论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不确定性,扩张一点说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我思来想去都无法得出一个让我信服的工作意义,因为不管我付出多大的努力,所能掌握的信息也只是全部信息的冰山一角,也许仅有的意义就是知道别人普遍都知道的信息,给决策者在心理上带来些许安慰。无意义,是无力感的最大来源之一。
另外一个来自决策者,公司的领导是典型的花刺子模国王,他只接受符合他既有观点的信息,如果你的信息与他的观点相悖,他根本不给你发言的机会,让你感觉像是被扼住了喉咙,有一种深深的窒息感,所以他想要的是为他的观点找佐证的员工,做好工作的唯一前提就是他的观点是对的。如果他的观点错了,你的观点是对的,他会毫不留情的忽略或者反驳,事后再加上埋怨。而研究的结论本来就是一种概率,所以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是对的,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拼死相争,万一错了呢?或许归根结底还是怕承担责任吧。
人性的弱点,是难以抵抗的,但总是要做点什么,不然如何对得起跟随自己一生的肉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