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纯属浪费时间――《异类》

你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纯属浪费时间――《异类》

作者: 9acba90b0850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1:38 被阅读0次
图片发自《怀左的蜕变书屋》

“大家跟着我一起学习写作,月入过万。”“30天,教你成为大V”类似这样的宣传层出不穷,朋友圈很多人转发。

学了之后发现,很多人发现自己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钱没挣到,还浪费了钱。

了解了人家的背后的经历,那个老师已经做自媒体好几年了,那个大V已经在这个领域摸索了十几年了。

你想花费一点时间,来学到人家全部经验,可能么?

这些宣传都过于放大了其中的一个点,例如:努力,运气,环境,智力……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凭一己之力就能成功,往往忽视了综合考虑因素。

今天看群里小伙伴说辛德勒成功是因为他的口才好,能够跟很多人打交道。但是也别忽视了――当时是二战,需要武器设备,德国对犹太人的压迫,他有一个很会打理工厂的管家……

成功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全面到位。

“一万小时定律”很多人以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勤加练习,多花费时间,我一定能成功。

自己发现已经超过这个时间了,却没什么起色,感觉这个定律不合理。

其实这个定律是在你有优势的基础上再去努力,花费一定的时间,可以成功。

你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是不是纯属浪费时间呢?

  那么什么是优势基础呢?

图片发自《怀左的蜕变书屋》

时代背景:

马云如果身处新中国刚建立,中国都没互联网的时代,怎么可能有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呢?

成长环境:

我记得看过一个跟踪调查,说是同时挑选三个孩子,他们分别一个很富有的家庭,一个中等条件的家庭,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从小到大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中,看到富有的家庭给孩子报兴趣班,找最好的老师来教他,帮他准备出国的一切,鼓励孩子去多看看世界。

中等家庭给孩子说要好好努力,上大学,找好工作,将来安安稳稳一辈子。

底层家庭给孩子说要多早点成家立业,分担家庭责任。周围的同龄人都嫁人了,她也一样了。

方向:

方向是否正确?现在有句话特别流行“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自己明明不适合弹钢琴,感觉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成为朗朗。

朗朗学钢琴之前也是根据自己的优势综合考虑才决定的。

方向不对,有时候努力是瞎努力,付出的时间是浪费,没结果还累。

个人努力程度:

经常听别人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在某一领域下功夫,肯深入研究,不花费时间怎么会有回报?

机遇:

我之所以现在能够坐到大学自习室里学习。没有像很多小时候的同学,打工的打工,结婚的结婚。

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刚好有机会上城市的学校,老爹老妈把我带出了我的家乡。

不然凭借我自己在老家天天玩,估计早都辍学了。

自身不可控制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

其实,有很多的因素都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例如:原生家庭,我记得武志红老师特别强调童年的重要性,一个孩子长大后什么样子,跟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父母关系分不开的。

环境因素,记得《熔炉》中有句话特别印象深刻:“我们一路前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看《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时候,辩护律师阿蒂克斯·芬奇尽管握有汤姆不是强奸犯的证据,都无法阻止陪审团给出汤姆有罪的结论,导致汤姆死于乱枪之下。――汤姆是一个黑人。

学长也提到――“很多因素我们都没有办法控制,但是应该最大面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接触到资源,竭尽全力。”

把握可控住因素――努力和机遇

学长也讲到可以控制关键因素――“个人努力和机遇”

图片发自《怀左的蜕变书屋》

个人努力,也就是借用学长一句话――“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有的。”

但是在确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优势劣势综合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

“斜杠青年”感觉最近特别流行,觉得这样是什么都会一样。

如果想这样,什么领域只知皮毛,略懂一二而已,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就很难走下去。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是一个点往外扩散,也就是自己的优势领域所牵扯到跟它相关的领域,最终还是回归到这个最核心的优势。

举个例子:学长曾经讲过,大概意思是:他喜欢写作,去学习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想让自己的文章有人来看,就学着运营公众号,在简书上写作等。发现想给文字配上图,自己学怎样拍照,修图……

一个系统运行着,这一切其实围绕的一个核心点就是写作。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机遇来的时候,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如果只埋头努力,机遇来了根本不知道,那也不可能成功。

   

  成功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马太效应”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

最简单的例子――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二八定律”的应用有点像: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放到交际圈里,我们80%的朋友都可能是泛泛之交,真正能帮助我们的朋友估计不超过20%。

放到做事情上,我们80%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20%的事情对我们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把握住自身的优势,选择好适合自己方向,并付出一万小时的时间去做,想要的都会有的。把自己的优势不断叠加,不断前进,不断进步。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努力。

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愿意坐冷板凳的人不多了,大家都想走捷径成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最可靠。

  底层思维――成功的王牌

身处在这个变化很快的时代,究竟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呢?学长提到很重要的一点:不变的,处于看似底层的基础。例如:知识,思维能力……把这些做到位,才能更好的在这基础上拓展延伸。

想起来《好好学习》里面讲的“底层思维”――“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关心自己的认知深度:我们必须在大量具体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更宏观和抽象的理解,在深层次上掌握普遍规律,从而将之前学到的繁杂的知识用一根线串起来,在具体知识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将有形化为无形,又将无形用于有形。”

图片发自《怀左的蜕变书屋》

《三体》中,即使过了几百年,但是科技依旧没有很大突破,丁仪冬眠一个多世纪苏醒后还可以去大学教物理,本身说明的就是基础科学不行。

从底层做起,慢慢来,把握变化中的不变因素,利用好这张王牌!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等风来!

相关文章

  • 你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纯属浪费时间――《异类》

    “大家跟着我一起学习写作,月入过万。”“30天,教你成为大V”类似这样的宣传层出不穷,朋友圈很多人转发。 学了之后...

  • 《异类》:为什么他们如此成功?

    《异类》:为什么他们如此成功?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异类》,但你一定知道“10000小时定律”,没错,这就是作者格拉...

  • 纯属于异类的故事

    现实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过,有些人的故事可以在阳光下晾晒,而有些人的故事只能埋藏在角落里!任时光将...

  • 象棋的精进原则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的畅销书《异类》中提出了非常有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所谓“一万小时定律”就是指各行各业,要想有...

  • 你必须非常用力,才会显得毫不费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万小时定律,让你成为专家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

  • 《异类》——所谓成功

    人们大都渴望成功,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也大同小异。但是,对于成功背后的根源,尤其是影响成功的一些特定的因素,比如出生年...

  • 【0301+沧海一笑】10000小时定律靠谱么?

    你听过10000小时定律么?它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资质...

  • 一万小时定律

    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什么你越忙越穷?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

  • 大师是练出来的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 心情随笔

    成为专家的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纯属浪费时间――《异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l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