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饮食没有节制,锻炼也不积极,体重顺势达到90公斤,相对自己身高173,体型属于肥胖。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工作、学习的效率一般比较低下,又难以跳出这个怪圈,经常为此苦恼,不知该如何是好。
临近年底时,王德生博士恰好开设逆龄实践课程,在老师亲自实践带领下,同学们彼此之间也有鼓励和分享,经过100天的时间,在今年3月底,体重降到65公斤平台,并且还练出一身肌肉,超出自己曾经的所求所想,明显感觉自己全身上下轻松很多。
未曾想到的改变
回想自己前几年在健身房的锻炼,断断续续也有两三年时间,虽然当时通过一些努力,体型有点起色,但收效甚微,很快被打回原形,甚至又有所反弹,最后前功尽弃,不了了之。
在三视角健身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成功是必须的,那时也学过一些健身的方法,却不清楚健身原理和目标,更没有学会高效健身。
当运动量提升,体力消耗增大时,饭量也跟着增加,超过补足的营养,特别是水果和甜食、碳水,最后非但没有被身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完全吸收,而是多余的糖分被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送到腹部,被肝脏转为脂肪,结果大腹便便。由此造成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的矛盾,看上去锻炼越多,体重下降才对,但吃得越多,体重反升不降。
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呼吸系统来协调,一旦身体的波系统高效运作起来,促进新陈代谢,就会将营养及时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将废物尽快排出体外,最大限度吸收、消化、消耗食物中的三大营养,避免过剩堆积。
所以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高效锻炼、深呼吸、还有细胞自噬来改善体质,提升体力耐力精力,而不仅仅是降低体重。
从戒糖低碳改变饮食结构开始,持续大概一个月,期间通过深呼吸(胸式、腹式、混合式呼吸)、营养素预备细胞质量,为促进细胞自噬提供材料,加上骨骼肌、器官组织的肌肉(心肌、横膈肌等)、血管的平滑肌的高效打造,最终构建起肌肉系统,同时也增强免疫力,加固了身体的静态、动态以及生态的“护城河”。
体质的改善,需要心的改变,精神的推动,否则很难坚持下去。一些生理学科学家发现,利他(扩大服务的人群和范围)的价值观会增强抵抗力(抗体),抗病毒干扰素会提升,促炎因子随之降低。因此学会无我舍己,去掉私欲,才能控制住嘴巴,在饮食方面做到节制,HPA 轴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保持愉快的心情。
从高的层级来看,需要身、心、精神高效结合,依次演绎下去,指导身的波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高效运作,通过饮食结构、科学锻炼、细胞自噬实践出来,由此将健身理论和实践通过自身的处境创新来结合,逆龄的果效就会随之发生。
当然逆龄健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细水长流,这也可以成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模式,可以阶段性地进行健康管理,期待您的加入,收获生命的大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