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徐悲鸿的《八骏图》,每一匹马虽形态各异,但都刚劲矫健,英姿飒爽。每次欣赏都有一种想策马扬鞭,任意驰骋的愿望,与骏马一起腾空而起,放歌苍穹。也喜欢与马相关的故事,每一次遇见马,都有不同的收获。
保持谦逊的姿态,能虚心求教,耐心学习,才能在困境中不迷惑。老马识途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相信有能力的人,并向其学习,不管他的身份如何。《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了管仲相信老马认得路,带领部队紧跟老马的步伐,终于走出困境的故事。在被敌军骗到白茫茫的沙漠中时,面对黑黯黯千重惨雾,飒飒北风,又有敌军在周边虎视眈眈,他们东冲西撞,急寻出路而不得,最终管仲选择相信老马,请老马带路,带领部队走出谷口。

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伯乐相马中伯乐孙阳发现的那匹千里马,拉盐车时气喘吁吁,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连不通的马也不如,驾车也人认为它拉车没气力,吃得又多,还骨瘦如柴,实在不是一匹好马。但伯乐知道它在疆场上驰骋时,是任何马都比不过的,是一匹难得的骏马,楚王也不相信这样瘦弱的马会是匹好马,他对伯乐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这匹千里马后来果然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他的位置在战场,只有在战场才能发挥它超凡的才能,而拉车不仅拉不好,自己也被折磨得枯瘦如柴,可见能力一定要在适合自己的地方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遇到人生的低谷时保持一颗乐观开朗的心,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坏事也许会变成好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位边塞的老翁,他的马丢了,他不悲伤,马带来好马回来,他也不惊喜,儿子总马上摔断腿,他不悲伤,伺候儿子因为这瘸腿幸免于战,保全性命,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用变化的眼睛来看世界,当山重水复时,千万别灰心 相信一定会柳暗花明的。得意时不轻狂,失意时不忧伤。
该放手时就放手,有舍才会有得,“失之东隅,收知桑榆”,舍得舍弃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洒脱地丢掉一局,结果却赢回了两局。战国时代,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因此,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以上马对他的中马,以中马对他的下马。结果,田忌一败二胜。
诚心诚意待人,用你的行动表明你的真心,你的真诚会传播千里,就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到你的身边。千金买马骨,真心自可见。一个君主想买千里马,但他的近侍却用五百斤买了一匹死掉的千里马,君主很生气地说,他需要是活马,而非死马,但这个聪明近侍劝说,死马你都花五百斤老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人都知道你是真心想买马,果然不到一年就买到许多千里马。郭隗用真个故事成功地劝说燕昭王先重要自己,筑黄金台,招揽到很多人才,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要有一双慧眼,不管看人看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重视内在的东西,而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九方皋相马正是如此,他不在乎马的颜色,马的公母,而只看重这匹马是不是有实力的千里马。懂得九方皋的伯乐知道他所看见的是内在的素质,发现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内在而忽略它的外表。所以像现在很多招聘单位限定男女等客观条件,一开始就筛掉了可能存在的一些人才。找对象也是如此,不要过多在乎长相、身高等外在因素,而更要看重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不耻下问,谦虚学习,才能具备立足社会的能力;了解自己,找对位置,才能充分施展你的才能;乐观开朗,懂得舍得,你才可以开心前行;真诚待人,慧眼识人,你前行的路上才不孤独寂寞。你也一定 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传统文化与人生哲学系列25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