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贫乏的乡下。祖祖辈辈在乡下生活,他们时常会灌输给我一种观念: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过得体面。而对于从小就有点反应慢的我来说,总是不能理解什么叫体面。问长辈,长辈也解释得不够深,说得最多的就是安稳,有钱,别人羡慕。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体面一定是安稳,一定是有钱,一定要让人羡慕。
直到中考那一年,所有的人对我考中专抱着必胜的信念,而在这之前,家人甚至将我的专业都选好了,医学专业或是师范院校。二选一。没得商量,也由不得我同意不同意,几个大人的几句话就堵住了我想发问的嘴:将来做老师多体面啊,一年三个月不用工作,还有福利发。更重要的是体面啊,乡下人见了你都得恭恭敬敬称呼你,或者医生护士也不错,体面,稳定,待遇也不差。后来的结果是,0.5分改变了我的整个命运。那个夏季,是我人生中最为灰暗的一个夏季,父母的脸整整黑了两个月,直到我逃也似的进了高中,看不到他们的脸,我才松口气。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当年我多了这个0.5分,我现在一定在老家的一所学校或是医院过着一种一眼望到退体的生活,绝不可能跑到中国最前沿的城市里悠哉悠哉。而且那种生活我不喜欢还不能抱怨,还得听着乡民对我父母的恭维说,你家女儿的工作就是体面,我得带着一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配合着父母的虚荣心。逼我成为百花奖影后。
后来,离开学校入职场了。在联想集团,有人告诉我,升职就是体面,做官就是体面,入职半年后,白痴都看出我有升职迹象时,身边平时不怎么来往的同事开始时不时发个搞笑短信给我,以刷存在感(那时候没有微信,智能手机也没有,发短信是一种特有的温情方式)。甚至有人开始明示对我未来工作的羡慕。
但我还是没有体会到体面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别人觉得我体面,但我为什么总感觉不到呢。
这些年,换过工作,有过头衔,有过阅历之后,我还是没能找到体面感。
几个月前,离开长沙的头一天晚上,那个我们“私混”了一整天的友人在别人面前介绍我:一个资深的HR管理师,一个美女作家。这两个头衔让别人眼前一亮,因为别人会觉得我过着相当体面的生活。当时我就对着朋友笑了笑,其实我想和她说,不知你是真心对我欣赏,还是因为面子而吹捧,这些刻意增加的光环能否提高我的知名度,我不想知道,但我离这些美誉还相隔十万八千里吧。也没有让我觉得体面。但或许对我是一种激励。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体面究竟是什么?我一直找不到答案。
三年前有一天,一个朋友一个电话急CALL我,说在我公司楼下,中午必须见到我,我问什么事情这么隆重?她只说了一句:如果今天我见不到你,我这婚就离定了。吓得我中午一下班赶紧往外跑去见到这个说见不到我就要离婚的人,我这是为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家庭稳定做贡献呐。事后,结果也果真如此,见了面,她无语泪先流,然后我开始发挥镇定剂的作用,一直聊,聊到晚上吃了餐西餐(当然是她请客,哈哈),她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婚肯定是没离的啦,现在仍生活得开开心心的。那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好伟大啊,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哦,我这是积德呢。
后来,还有很多的人不断地向我表示感谢,我有意无意的引导与交谈,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婚姻由磕磕碰碰转为浓情蜜意。我有超能量吧。居然将一对对怨偶改变成了一对对佳偶。
前段时间还有个人特意跨几个区打的过来看我,我们畅谈了二个小时,走时她意犹未尽地说: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特别喜欢和你交谈,能点拨我,指引我,开导我,还能让我心境豁然开朗,舒服,尽兴,什么都能说。
我当时笑得很开心,那一刻,我仿佛找到了我的存在感。特别体面的感觉。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带着一种自带的天赋使命,可能我这辈子也不会成为一个资深的HR管理师,或是一个美女作家(至少现在是不美的,以后能美的可能性也不大,哈哈),但是我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交心的人,能带给对方正能量,我的话语中或是我的文字中总能带给别人一种美的感受,让他们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体会生活美丽的一面。虽然离心理咨询师有点远。
直到现在我仍不知体面的真正含义,但与父辈们的理解有点出入,我觉得所有付出过努力的工作都是体面的,比如种地的农民,比如街头摆地摊的妇女,比如正在码字的我,我的粉丝能从我的文字中感受到力量,我能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我觉得这是一件相当体面的事。
今天2016年8月10日。今天有个远在广西的朋友说要过来深圳向我讨教讨教,我影响着她的生活。一个远在柬埔寨的朋友也表达同样的想法。于是心生感触,提笔成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