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看到湿滑的地面,才知道昨夜下雨了。
回到老家的这几天晚上,都睡得非常的香甜,也许是回到了心安的地方吧。
当然,能够让我心安的,就是每天收听“文质说”。每天都从别人的故事里,从别人的咨询里,也从文质老师的洞见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获得前行的能量。
最近一期,他的主题是《我的新理解:父母的三重角色》。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应该是最应景的。
第一重角色是衣食父母,孩子物质生活的保障,主要有父母来承担。
第二重角色是智慧父母,父母应成为孩子成长的导师。
第三重角色是情感父母,父母所有劳动都是情感劳动。
父亲的生日几乎都在五一的这几天,这些年来,我每年都会回来一趟。这次回来,却没有和父亲共同吃上一顿饭。要么是他已经被他的朋友同事安排,要么就是我被安排。我们也只是坐在一起,随便聊了聊。可我知道我们这样的状态其实是最好的状态,我们仍然都被这个社会的其他人需要着,我们都有自己的圈子,并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获得愉快的体验。
这些年,父亲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年人活着,不成为子女的负担,是最大的幸福。”他也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尤其是健康豁达的心态,都让我们心安。晨间起来,在家里听新闻、做理疗、吃早餐,然后出门走走,去麻将馆打打小麻将,午间回来吃午餐,睡午觉,下午再出去走走看看,晚上回家,看看新闻,早早休息。偶尔,也会带上母亲和朋友去附近旅游地转转。
可以说,到现在,我的父母依然扮演者“衣食父母、智慧父母、情感父母”的角色。昨日午餐,我说我要吃红薯米饭。母亲便早早准备好,也做了我最爱吃的油炸绿豆糕、土豆丝饼。这两样食物对于每天将减肥挂在嘴边的我来说,是最不能触碰的,但还是受不了母爱的诱惑,吃了两块,身心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父母有三重角色,反过来,作为子女的是不是也应该有这三种角色呢?文质老师说:“孩子长大后,就应该成为父母衣食的保障。”虽然他们并不依靠我生活,但我每次都还是会给他们表达我的心意,他们也总是推辞。我每次都说:“你们只是帮我存着。”他们的生活,我参与不了太多,也可以给出一定的建议。上次,父亲打电话来告诉我,一所私立学校还想邀请他去发挥余热,问我怎么想。我告诉他我的想法,他也采纳了。当然,我们还应该成为父母的情感保障。向他们表达你的适度需要,让他们有存在感,这是情感发生链接的有效方式。
在这阴晴不定的时期里,不得不和父母告别,启程踏上下一段旅程时,感谢“文质说”不但让我的身体回了家,我的心灵回了家,更让我“身心合一”的回了家。
【此文写于2022年4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