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谨防秋燥

作者: 修行的小人物 | 来源:发表于2025-09-27 14:40 被阅读0次

秋分已过意渐浓,天气转凉夜渐长,补益肺气最重要,到了《黄帝内经~24节气养生》秋分节气,“秋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意味着真正的秋季已来临。作为转折点的秋分养生很重要,至少我认为,分享一二:

避免寒凉气侵袭,及时添衣保暖,特别是胃部保暖,睡觉被子要盖好。

秋燥从温燥转为凉燥,饮食多食清润、温润食材,如芝麻、核桃、糯米、银耳、山药、鸡肉,还有莲藕、板栗、竹笋、菠菜、萝卜、梨等新鲜、辛酸果蔬。不可一次吃多造成肠胃负担,少食多餐,清淡为宜。不要随意进补,无谓增加身体开支,反而损伤身体。

秋燥容易影响身心,尽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增加户外运动,跑步、爬山,既锻炼身体,也能舒缓心情,我个人还强烈推荐瑜伽。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损阳气。

秋季主肺,肺主皮毛,大肠又与肺互为表里,秋燥还容易造成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大便不畅。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多补充水分,讲究点可以“晨饮淡盐水,晚饮蜂蜜水”。

保健穴位主推按摩太渊穴(肺经原穴)可调动肺气升降功能,也可舒畅三焦气机。经络可敲打肺经、大肠经,这次多讲一个背俞,也是我的新知,它包含多个穴位,依次:肺俞主治咳嗽、气喘;心俞缓解心悸、失眠;肝俞疏肝理气,改善情绪波动;脾俞调理消化不良、腹胀;肾俞补肾强腰,改善耳鸣、遗精;大肠俞缓解便秘、腰痛等,见下图。这让我想到了撞树和瑜伽里的滚背,脊柱两旁的穴位都会被触及,我想还也可以晒背,都是保养背俞的好方法。

背俞各穴位

花4天写的《人生解忧:佛学入门40讲》分享被锁了,改名字《人生解忧40讲》、隐去佛陀为FoTuo,算是解锁了。我再来审视笔记发现简洁性差、思考不深,再结合最近的实践,着实惭愧!看别人思路清晰,到自己一塌糊涂,强烈的“我执”在对抗着“无常”导致心浮气躁。连续一周压力值都高,除了和我执有关,我想也和这不寻常的气候有关(杭州还持续着35°以上的高温),趁着分享养生,再做了下自我反思,默默修正吧!

秋分ai制图

相关文章

  • 秋分芳疗养生小秘笈

    ** 这是《梅语芳香》第64篇。 **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今日秋分。 ! ** 此时,燥气袭人,秋燥是秋...

  • 轻食记|秋分去燥潤肺宜食白色食物

    今日秋分,天气转凉,真正的秋日来临,丰收的瓜果蔬菜,正好可以滋润秋燥,吃得称心,不贴秋膘还润燥! 秋燥时节,宜食白...

  • 秋季养生有4防

    大家下午好,天气转凉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个秋分养生有4防:秋乏、秋凉、秋燥和悲秋! 防秋乏。秋分来临,更应该多运...

  • 说“霜 降”

    波 涛 秋末节气是霜降,草木凋零天寒凉。 调节饮食重养生,谨防秋燥保健康。 多食蔬果润肠胃,...

  • 《秋分丰收节》

    《秋分丰收节》 秋分时节有三候, 颗粒归仓庆丰收。 气候温和忙收种, 黄金时间贵如油。 秋温秋燥保贵体, 时令水果...

  • 秋季养生有4防:秋燥、秋凉、秋乏、秋郁!

    气温下降明显 空气更加干燥 此时养生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专家提示 秋分养生有“四防” 秋燥、秋凉、秋乏、秋郁! 防...

  • 秋分之后秋燥影响大 可用饮食来调理

    秋分 之后很多朋友都感受到了秋意,这个时候秋燥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了,专家认为,秋燥可用饮食来调理,下面就让医道君带...

  • 秋季护肤─乳香

    秋高气爽,这个季节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秋色,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湿度。“秋燥”是我们一定要正视的问题,秋燥多发于秋分至小...

  • 感悟一百八十

    读《24节气养生法》, 秋分地门闭,保肺缓秋刑 秋分节气,干季的第一个节气。干燥,重点在“滋阴润燥”。(秋分相对春...

  • 芝麻红薯饼

    今天秋分了,这以后的秋燥就以凉燥为主了 ,这时可以多吃谷薯类,少食瓜果类 。 红薯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而且富含膳食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分谨防秋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az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