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认为,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会将友谊看的很重要(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青春期的少年脱离或者渴望脱离家庭的束缚,又没有外在生存的压力,而人的本性是渴望情感的,所以这时候的我们对友谊的渴望是最真而且最急切的),掐指一算,我也还勉强算是挂在青春期的尾巴上,所以,友谊依旧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当然,我也感受的到,他正在远去)。
年轻人总是无限的相信友谊并且也同样会做着让人相信友谊的事,但是我们需要长大,我们也要经历“只有老妻、老狗和现款才是最忠实可靠的朋友”的年龄,门当而户对无论在哪个社会都是很必要的,所以,有好多的长辈(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朋友的父母)都经常会与我谈起,现在结下的友谊才是一辈子的交情——没错,这个年纪的我们对待友谊可能最单纯。
然而,我还是要说,我的一只脚已经踏出了青春期剧场的大门,我也要看着有的朋友在这个年纪来用真实的友谊做着未来的交易(是的,我相信他们拿出来的感情绝对是这个年纪特有的真挚,那种对朋友的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甚至牺牲,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玷污),可难道我就不是吗?
儿时父亲给我讲了好多故事,如今也就只记得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友谊——
A的儿子杀了人,跑到A的朋友家避难,一个人拿出了无数的现金交给他并说,你先跑路,我在这里给你上下打点,另一个人看了则啥都没说,默默的让杀人者与自己儿子互换了衣服。
故事虽然并不十分正派,但是却可见A的这两个朋友,记得父亲当时和我说,A一生只有这一个半朋友。
我还清楚的记得,父亲给我讲完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心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交这种真正的朋友,但是紧接着下一句:这样在我落魄的时候他们可以帮到我。
我也是自私的,所以我完全不怪刘告诉我说:我当初和你交友就是看到了你心中的格局,你以后会成大器。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我得志的时候很多人来围拢而在我落魄的时候却无人陪伴。
接着刚才的故事,我们必须承认,牺牲是友谊最为可贵的地方,他完全不比爱情逊色。
然而,现实中,能够检验这样友谊的机会太少,我们也不会刻意去检验,因为你一旦想要验证友谊是否真实存在时,它就已经消失了。
平常中的友谊更多只是在于日常,聊天、散步(爱情和友谊是很相似的,平凡才是主旋律,激昂只是意外的加菜,而激昂却必须由平凡中产生),如果有机会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奋斗,那可能就再好不过了,但我要强调,共同奋斗并不指一起做一件事,人是不同的,当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的时候,分歧就会产生,平时我们互相包容的缺点就会完完整整的暴露,而恰恰是共做一事的我们是无法再去包容这些缺点的,就像《中国合伙人》中说的——“永远不要和最好的哥们一起开公司”。
就像刚才说的,朋友的缺点是用来包容的,虽然不乏诤友的存在,但是你可以去仔细的看一看那些诤友的下场——劝善规过永远是泼灭友谊之火的那盆水。
前些天同小锐出去旅游,我们是很开心的,但是各自心中却肯定都各有一翻盘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然而我们早就跨过了会激化矛盾的心态,彼此的了解与包容也使得我们的行程和睦而愉快,但是我依旧要提醒的是,对朋友的劝善规过适可而止。
最后我想问,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交为朋友?
当然是单身(不是指没有谈恋爱的人)的人,他们孤独,不被理解,离群寡居又渴望让人看到自己,如果这个时候你主动投去橄榄枝,肯定会收获一段弥足珍贵的友谊,但是,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并不容易,首先,你要真正的理解他们,我想,这可能多亏了我儿读过不少的书(读书真的很重要,他可以让你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地点看到本来难以看到的事物,而当你看到的多起来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去接受更多那些别人很难接受东西,因为你已经从不同的方面理解了他们,你不再局限),而且也要感谢上学时候的语文老师,使我能够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心态。
人是渴望被理解的,一个人看遍了世界的风景,这时他并不是最幸福的,当他将这些风景向别人诉述的时候才最幸福。
至于涉及到金钱的友谊或者友谊中的金钱,我自己都还没有搞明白这究竟如何。
,*X�~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