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作者: 心动趣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8-06 20:57 被阅读0次

如果投票选一个历史上武力最弱的王朝,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投给宋朝,但是就是这样“最弱”的宋军,也差点把西夏给打灭国了,这样的西夏有什么资格跟蒙古人叫板呢?

蒙古灭西夏战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多次征伐,1226年,成吉思汗发动攻灭西夏的战争,已经是蒙古的第六次征伐西夏了。

此前的几次进攻西夏,蒙古大军就已经将西夏的兀剌海城、银州等外围重镇攻破,西夏的国都中兴府完全暴露在蒙古铁蹄之下,蒙古第三次征西夏,就曾兵围中兴府,逼迫西夏议和。

1226年,蒙古帝国以西夏没有旅行约定为名,成吉思汗分兵东西两路,夹击西夏,成吉思汗亲率主力从兀剌海城出发,攻破黑水城,迂回到贺兰山,兵临西夏都城。

蒙古西路军一路从河西走廊进攻西夏,攻破沙洲、肃州、甘州、凉州,蒙古军攻破应理后,主力大军兵围西夏重镇灵州,与西夏大军展开了最终的决战。

夏末帝李睍派遣嵬名令公率军十万救援灵州,双方在黄河展开决战,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渡河,逆势攻击西夏军,西夏军全军溃败,嵬名令公只身逃回中兴府,灵州被蒙古攻陷,不久蒙古大军包围中兴府,西夏末帝开城投降。

在外交上,西夏被蒙古一步步孤立

《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西夏这个在河西走廊盘踞数百年的国家,从李元昊建国开始,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成为割据一方的党项帝国。

西夏能够在对北宋和辽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并非说西夏多么的强大,比宋朝和辽国强,西夏建国和生存的本领其实是左右逢源。

北宋和辽国两强之间,总是要选择一个结盟,与北宋交恶的时候,向辽国称臣,与辽国交恶的时候,向北宋示好,在夹缝和平衡中,获得生存空间,宋仁宗之后,宋朝与辽国之间关系缓和,西夏的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了,差点被宋军灭亡了。

金国崛起后,宋朝偏安南方,辽国被灭,女真人入住中原,西夏改向金国称臣,两国结盟,蒙古人崛起之后,西夏由于草原上强大的克烈部结盟,获得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但是好景不长,蒙古乞颜部在铁木真的率领下,逐渐崛起,与1203年吞并克列部,几年后铁木真统一草原,建立大蒙古国,自称成吉思汗,拉开了蒙古与金国对抗的序幕。

西夏作为金国的盟国,也成为成吉思汗的目标之一,面对金夏联盟,成吉思汗决定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先针对西夏用兵,蒙古经过三次征伐,拿下斡罗海城,攻破克夷门,兵围中兴府,金国见死不救,西夏向蒙古求和,达成蒙夏盟约。

此后十余年间,西夏依附蒙古,跟随蒙古进攻金国,使得西夏与金国之间爆发了十余年的战争,西夏彻底被绑上了蒙古的战车,最后蒙古对西夏举起屠刀的时候,西夏已经举目无亲,没有朋友帮忙了。

在国力上,充当蒙古打手的西夏,也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西夏附蒙伐金之后,十余年的对金战争,让本身就已经在蒙古的进攻下,实力大损的西夏,国力直线下滑,百姓被搜刮的一贫如洗,军队损失惨重,新补充的兵力缺乏训练,难以形成战斗力。

而且执政的夏襄宗也是一副亡国之君的气象,整日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使得西夏国更加的举步维艰,1211年,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帝,是为夏神宗,但是群臣期盼的复兴并没有出现。

夏神宗仍然坚持与蒙古联合,东征金国的外交战略,金国大不过蒙古,但是却忍不了西夏蹬鼻子上脸,多次反击西夏,使得西夏社会经济崩溃,民变四起。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西夏朝廷贵族也出现了分裂和反对的声音,大臣纷纷反对夏神宗附蒙伐金,其中以夏神宗的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李德任反对最为激烈,不愿带兵攻打金国,被夏神宗囚禁在灵州,废除了太子之位。

尤其可见,西夏后期国内的政局是非常不稳定的,皇帝安于现状,但是很多有远见的大臣已经看到西夏生产最大的威胁正是蒙古人,因此夏神宗逃亡灵州后,继位的献宗李德旺计划联合金国对抗蒙古,但是被蒙古提前知晓,计划不得不流产,再次向蒙古求和。

从大势上来看,西夏各地相继失陷,决战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1226年,蒙古发起灭夏之战,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略,外围逐步蚕食,再一举拿下中枢的策略。

蒙古兵分两路,成吉思汗率领主力,南下黑水城后,兵锋已经直逼贺兰山,可以直接突袭中兴府了,但是他还是回师西路军,一步步拿下沙州、肃州、甘州、凉州,全取河西走廊后,才开始对西夏的中枢下手。

蒙古大军围攻灵州的时候,西夏仅剩下灵州和中兴府两座核心重镇,以及积石州、西宁这些边角料地区了,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踩进棺材了,就差盖棺了。

因此从整个战局来说,西夏的失败已经注定了,而此时西夏能够抽出的主力大军也仅有十万人,而蒙古光本部的主力骑兵就在十万人以上了,再加上庞大的征服地的军队,灭亡西夏已经易如反掌了。

从作战将领来看,西夏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西夏救援灵州的十万主力大军的统帅的嵬名令公,这是西夏末年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了,但是他也不过的蒙古军的手下败将罢了。

蒙古第三次征伐西夏时,嵬名令公率军五万在克夷防守蒙古,与蒙古军僵持两月后,因放松警惕,被蒙古军设伏俘虏,此后,蒙夏议和后,被夏襄宗用美女换了回来。

这样的将领,指挥对强大的蒙古人作战,他自己的心理也是很打鼓了吧,部下的将士恐怕也没有太多信心吧,而且他自己也缺乏誓死一战的决心,西夏军溃败之后,嵬名令公只身逃回中兴府,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对抗成吉思汗呢!

相关文章

  •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如果投票选一个历史上武力最弱的王朝,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投给宋朝,但是就是这样“最弱”的宋军,也差点把西夏给打灭国了,...

  • 敦煌问题初探四

    敦煌历史地位的变迁——西夏、蒙古时期之后 西夏、蒙古时期: 西夏统治敦煌近200年。西夏是名副其实的战斗的民族,从...

  • 我看《神秘的西夏》纪录片,那些厉害的西北人

    一千年前的西北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被蒙古成为唐古特人,他们即是党项人,创建了西夏王朝,王朝在世190年,最终被蒙古...

  • 纵观日本(4) 战后检讨

    13世纪,蒙古的铁蹄征伐所有已知文明世界。 在东亚,金国、西夏、高丽、大理和南宋先后沦陷;在中亚、西亚和中东,蒙古...

  • 西夏之迷

    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上长期分裂的局面,蒙古迅速兴起 并日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和掳掠,首当其冲的便是西夏...

  • 专注一个战略目标

    今天的逻辑思维,罗胖讲了长平之战中,秦国之所以大获全胜以及赵国之所以最终全军覆没和他们是否能坚持一个战略定位是分不...

  • 蒙元帝国之二代纷争(二)

    和 融 引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为蒙古统一大业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终于打下良好根基,蒙古统一,西征顺利,打垮西夏,击败...

  • 西游记

    西夏是是宋朝时的一个国家,位于今蒙古国边境附近。 被蒙古所灭。灭后屠城,只留下一些知识分子和提前逃跑的...

  • 周5.14-5.20频道发布回顾

    By FJF 大家好, 群雄逐鹿中原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战功成万骨枯;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四面边声,将军...

  • 和辽国、北宋并立的西夏,是如何崛起的?

    西夏,是党项族人建立的政权,其领地范围在现在的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等地区。西夏以武立国,曾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ui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