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崛起的优势1:惊人的发展速度
大组织一直想的就是怎么制约小家伙们的发展。我还记得马云讲过一句话:“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你要揣摩马云的心态,他不是骄傲地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他想说的是,他一直在用望远镜找竞争对手,即使他们很小,可能出现在地平线的远端,但他也不能放松警惕。
有些行当里发生技术爆炸的可能性太高。老大一眼没看住,一个小家伙就发展起来了,很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把他干掉了。
互联网行当里是不是就是这样?Facebook几年前还是一个小作坊、一个车库企业,“砰”的一下就变成了一个世界帝国。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老大们在这个社交网络上处境艰难,而个人、小企业的机会如此丰富,让老大们防不胜防。
最典型的是小米手机了。2010年公司成立,2011年才推出第一款手机,但是到了2013年,这个公司已经是一个价值100亿元的公司了。在传统的工业社会里,你至少要做上10年、20年,才能堆得出一个值100亿元的公司,但是人家两三年就做成了。从2013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小米公司在年末达到营收300个亿是没有问题的。这就叫爆炸,这就是爆炸式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快速发展的行业里,会有超越底线的竞争,因为恐惧攫取了所有老大们的心。
个人的机会就这样来了,但如果仅仅是小家伙依靠速度带球突破防线,这并不可怕,因为在传统的商业社会里,老大们还是很容易封堵你、收购你、给你制造困难,或者等你变大,遇到问题时再把你封杀掉,所以,这里就需要互联网时代的第二个优势了。
个人崛起的优势2:大规模吸附资源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除了有速度上的优势,还有迅速地聚集资源的优势。
在传统社会里就是这样,小公司就算能崛起,被大公司封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大公司可以收购你,或者调动一切资源扼杀你。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一旦形成单点突破之后,资源向它汇集的速度会比传统社会要快得多。
我们再举个小米的例子。小米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在大家眼里,什么小米啊,不就是山寨机嘛。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难免艰难,可是一旦做成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郭台铭后来说:“当年太傻了,我们唯一的错判就是小米。”所以原来心高气傲的富士康,现在也开始与小米合作了。
事成之后,大规模吸附资源的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特征。2011年8月16日,小米发售第一款手机的当天,售票进场,现场居然来了几千人,甚至有传说是上万人。这不就把大规模的资源给吸附过来了?
很多人在质疑我们《罗辑思维》的盈利模式,问我将来怎么挣钱。今天,我不妨把这个话题跟大家剥开来谈一谈。其实我只关注一件事情,就是怎样做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让价值观相同、气味相投的人能够看到,只要有足够多气味相投的人看到,怎么挣钱的事根本不用我操心。
比方说,我们刚开始做出点样子了,有道云笔记就来找我们合作。对方觉得,我们价值观合拍,都是想网罗一帮爱读书、爱智求真、人格健全、追求进步的好青年,于是就开始合作。虽然钱不多,但是毕竟有了第一笔生意。
随着《罗辑思维》发展得越来越快,我们的这杆旗竖得越来越高,怎么挣钱根本就不用想。全世界的商家,只要他们认可我们的价值观,他们就会挖空心思地想怎么跟《罗辑思维》合作,让我们挣到钱。
在传统社会里,你不仅要做出好产品,还得想办法把它推销出去。于是,每个大公司都得有一个产品部门、一个营销市场部门。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你只要做出一个东西,把旗一竖,下面所有的资源自动会来到你的旗下,围绕在你的周围,形成更大的阵势,形成大家多赢的局面。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精彩之处。
个人崛起的优势3:机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时代更精彩的,就是我下面要说的第三点:你没什么可怕的。
很多人都会发愁:假如我到了组织外,第一个月的工资从哪儿来?你有这个担心我能理解,但是互联网时代和传统时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统社会就是一座金字塔,你不仅要不停地往上爬,还要时刻担心着自己会不会掉下去;互联网时代像竹林,这棵竹子一旦失手,你稍微一伸手,就能够到另外一棵竹子。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面对的机会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小。
在传统社会里,我们经常要判断一件事靠谱不靠谱,但在现代社会里,没必要这么想,不靠谱又何妨?只要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呈现出来的精神,以及方方面面你能整合的资源,让所有人看到了,你就获得了够到另外一棵竹子的资本。即使事情本身失败了,你的后半生也自然会有人接盘。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心里想的还是安全或者不安全,那你真的没有理解这个世界的精髓。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小人物在这个时代,凭借自己的单点突破,可以拥有很多机会。
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个人崛起的大时代中,可是怎么把握这些崛起的机会呢?
在《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这本书里,探讨了很多关于个人成长与崛起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工业社会的一套已经不适用。如何才能成长?如何才能不迷茫?也许你想要的答案就在本书中。

网友评论